【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KR2015/004534,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5月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580021213.5,名称为“多组分主体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组分主体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电致发光(EL)装置是一种自发光装置,其中优点是提供更宽的视角、更大的对比率以及更快的响应时间。第一种有机EL装置是由Eastman Kodak,通过使用小型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而开发(参见《应用物理学报(Appl.Phys.Lett.)》51,913,1987)。
[0004]有机EL装置通过将电压施加到有机发光材料而将电能变成光,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形成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有机EL装置的有机层可由以下构成: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发光层(EML)(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包含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至少一个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主体和磷光掺杂剂;所述主体由多组分主体化合物组成;至少所述多组分主体化合物的第一主体化合物由为含有吡啶的二咔唑衍生物的下式1表示,且第二主体化合物由为包括含氮杂芳基的咔唑衍生物的下式2表示:其中Ar1表示未经取代的(C6
‑
C30)芳基;L1表示未经取代的(C6
‑
C30)亚芳基;L2表示未经取代的C6亚芳基;R1到R
16
和R
21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或未经取代的(C6
‑
C60)芳基;R5到R8中的一个经由单键连接到R9到R
12
中的一个;R
25
‑
R
32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未经取代的(C6
技术研发人员:安熙春,金荣光,文斗铉,李琇炫,金侈植,李仙優,全志松,朴景秦,金南均,赵英俊,崔庆勋,沈载勋,都成真,
申请(专利权)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