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46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中柱状的壳体、分别设置于壳体两端的两组端盖,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与罐体之间形成一储氢腔,所述壳体和罐体之间形成一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换热管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热通道和换热管网,能够对储氢腔的内侧与外侧进行均匀换热,当通入氢气时,于换热通道和换热管网通入流动的冷却液,带走储氢合金吸收氢气时所放出的热量,使热量及时散失;在对氢气进行释放时,于换热通道和换热管网通入流动的热液体,以为储氢腔提供热量,使得储氢合金吸热后将氢气释放出来,且加热效果均匀,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实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储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储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它不像煤、石油、天然气可以直接开采,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目前的储氢方式,依照储存状态来区分,可分为气态高压储存法、低温液态储存法和合金固态储存法三种。气态储存需要高压气瓶,容易泄露甚至造成剧烈爆炸的危险,以液态方式存储,则需要较高的能量将其液化,固态存储法较之其它两种方式更安全。例如,申请日为2019.05.17,公开号为 CN210345002U,技术名称为“固态储氢装置”的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储氢装置,由于氢气在储存与释放过程中会进行热量的释放与吸收,前述专利在对氢气储存或释放时仅对储氢腔内侧进行换热,致使储氢腔内外层的换热效果不一致,且换热不够均匀,影响储氢腔对氢气的储存与释放的能力,故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储氢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中柱状的壳体(2)、分别设置于壳体(2)两端的两组端盖(3),以及设置于壳体(2)内部的罐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4)内部设置有换热通道(5),所述换热通道(5)与罐体(4)之间形成一储氢腔(6),所述壳体(2)和罐体(4)之间形成一换热腔(7),所述换热腔(7)内设置有换热管网(8),所述换热管网(8)的进口端与换热通道(5)的进口端相连通,其出口端与换热通道(5)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换热通道(5)和换热管网(8)用于对储氢腔(6)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5)的内部设置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5)的进口端连接有进液管(9),其出口端连接有出液管(10),所述进液管(9)和出液管(10)分别设置于两组端盖(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9)上设置有一组总控阀(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网(8)包括螺旋换热管(81)和截止阀(82),所述螺旋换热管(81)呈螺旋状套设于罐体(4)上,且该螺旋换热管(81)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观世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立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