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924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和方法,本申请通过控制多个放冷阀路和蓄冷阀路的开启与关闭即可动态切换蓄冷与释冷,由于多个蓄冷阀路和放冷阀路之间均可单独控制,此外,当系统检测出输出预测功率值和空调系统总功率的大小不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多个蓄冷阀路和放冷阀路的开启或关闭以快速地切换蓄冷和释冷,还可实时跟随电网最优的预测方案,在冷水机组的出水端、蓄水箱的冷端、冷冻水回水端和蓄水箱的热端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提高了蓄冷和释冷切换的准确度,此外增加调温模块可以确保蓄水箱中的温度合适,解决了现有无法通过管路动态切换蓄冷与放冷,以跟随电网最优预测方案调整空调机组运行的技术问题。行的技术问题。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较为成熟并有相应商业规模的蓄冷技术主要包括水蓄冷和冰蓄冷这两种技术。水蓄冷空调是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夜间采用冷水机组在水池内蓄冷,白天水池释冷而使主机避峰运行的节能空调方式。水蓄冷技术由于其结构和运行相对简单,对空调主机无特殊要求,因此得到业界的广泛青睐。
[0003]为减少恒定电价或分时电价等固定电价机制对电网效率的影响,切实反映电网中实时供需关系,电网制定动态电价的电价策略是大势所趋。企业若维持以前的水蓄冷方案,在动态电价的驱使下并不一定能节省耗电费用。例如,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水蓄冷的项目,均采用凌晨加载机组蓄冷、白天卸载机组释冷的运行方式时,对于电网来说,凌晨的用电负荷增加,电网势必会提高凌晨时间的电价,企业耗电费用也会增加。显然,目前技术往往没有考虑到电网现在或将来使用动态电价的趋势,局限于静态的削峰填谷控制策略,导致难以主动跟随电网的最优预测方案来动态调整制冷机组的运行,且传统的水蓄冷只可保持温度恒定、蓄冷释冷时间恒定或峰谷电价恒定,而无法通过管路动态切换蓄冷与释冷,以跟随电网最优预测方案进行调整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通过管路动态切换蓄冷与释冷,以跟随电网最优预测方案调整空调机组运行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包括:冷水机组、蓄水箱、板式换热器、第一释冷阀路、第二释冷阀路、第三释冷阀路、第一蓄冷阀路、第二蓄冷阀路、第三蓄冷阀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测点切换开关和调温模块;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端连接冷冻水出水端,所述冷水机组的入水端一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另一路连接冷冻水回水端;蓄冷时,所述蓄水箱的热端通过所述第一蓄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冷端通过所述第二蓄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口通过所述第三蓄冷阀路与所述冷冻水出水端连接;释冷时,所述蓄水箱的冷端通过所述第一释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蓄水箱的热端通过所述第二释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口通过所述第三释冷阀路与所述冷冻水回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测点切换开关连接,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端,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蓄水箱的冷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冻水回水端,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所述调温模块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和冷端连接。
[0006]本申请通过控制多个释冷阀路和多个蓄冷阀路的开启与关闭即可动态切换蓄冷
与释冷,由于多个蓄冷阀路和多个释冷阀路之间均可单独控制,此外当系统检测出输出预测功率值和空调系统总功率的大小不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多个蓄冷阀路和释冷阀路的开启或关闭以快速地切换蓄冷和释冷,还可实时跟随电网最优的预测方案,在冷水机组的出水端、蓄水箱的冷端、冷冻水回水端和蓄水箱的热端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提高了蓄冷和释冷切换的准确度,此外,增加调温模块可以确保蓄水箱中的温度合适,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通过管路动态切换蓄冷与释冷,以跟随电网最优预测方案调整空调机组运行的技术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温模块包括风冷机组、第三循环水泵、第三手动调节阀和第四手动调节阀;所述风冷机组的入水端经所述第三循环水泵连接所述蓄水箱的热端,所述风冷机组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冷端;所述第三手动调节阀设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和所述第三循环水泵之间,所述第四手动调节阀设于所述蓄水箱的冷端和所述风冷机组的出水端之间。为了保证蓄水箱中的温度合适,可以通过调温模块进行调节,且调温模块设有第三手动调节阀和第四手动调节阀,可以方便对调温模块进行检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蓄冷阀路包括第三电动阀、第二循环水泵、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热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调节阀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释冷阀路包括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冷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调节阀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冷阀路包括第四电动阀和第二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冷端依次通过所述第四电动阀和所述第二手动调节阀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释冷阀路包括第二电动阀和所述第二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热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电动阀和所述第二手动调节阀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蓄冷阀路包括第五电动阀、单向止回阀和第一手动球阀;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五电动阀、所述单向止回阀和所述第一手动球阀连接所述冷冻水出水端。
[001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蓄冷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水蓄冷调节系统,所述水蓄冷调节方法具体包括:
[0014]间隔预设时间获取电网的输出预测功率值和空调系统总功率;
[0015]比较所述输出预测功率值与所述空调系统总功率的大小;
[0016]若所述输出预测功率值小于所述空调系统总功率,则开启第一释冷阀路、第二释冷阀路和第三释冷阀路,关闭第一蓄冷阀路、第二蓄冷阀路和第三蓄冷阀路,卸载冷水机组的负载,以进行释冷控制;
[0017]若所述输出预测功率值大于所述空调系统总功率,则开启所述第一蓄冷阀路、所述第二蓄冷阀路和所述第三蓄冷阀路,关闭所述第一释冷阀路、所述第二释冷阀路和所述第三释冷阀路,加载冷水机组的负载,以进行蓄冷控制。
[0018]本申请通过间隔预设时间段获取电网的输出预测功率值和空调系统总功率,实时迎合电网最优的电功率预测曲线,不仅仅局限于固定时段固定电价的电价策略,且比较输
出预测功率值和空调系统总功率的大小,当输出预测功率值小于空调系统总功率则开启多个释冷阀路,关闭多个蓄冷阀路以进行释冷控制,当输出预测功率值大于空调系统总功率则开启多个蓄冷阀路,关闭多个释冷阀路以进行蓄冷控制,可以动态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方式,实时跟随电网最优的预测方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通过管路实时动态切换蓄冷与释冷,以跟随电网最优预测方案调整空调机组运行的技术问题。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0]计算冷冻水回水端的温度与蓄水箱的低位温度的第一差值;
[0021]比较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
[0022]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第一释冷阀路、所述第二释冷阀路和所述第三释冷阀路,以停止释冷控制。
[0023]当蓄水箱的低位温度与冷冻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蓄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组、蓄水箱、板式换热器、第一释冷阀路、第二释冷阀路、第三释冷阀路、第一蓄冷阀路、第二蓄冷阀路、第三蓄冷阀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测点切换开关和调温模块;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端连接冷冻水出水端,所述冷水机组的入水端一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另一路连接冷冻水回水端;蓄冷时,所述蓄水箱的热端通过所述第一蓄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冷端通过所述第二蓄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口通过所述第三蓄冷阀路与所述冷冻水出水端连接;释冷时,所述蓄水箱的冷端通过所述第一释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蓄水箱的热端通过所述第二释冷阀路和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口通过所述第三释冷阀路与所述冷冻水回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测点切换开关连接,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端,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蓄水箱的冷端,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冻水回水端,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所述调温模块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和冷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模块包括风冷机组、第三循环水泵、第三手动调节阀和第四手动调节阀;所述风冷机组的入水端经所述第三循环水泵连接所述蓄水箱的热端,所述风冷机组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冷端;所述第三手动调节阀设于所述蓄水箱的热端和所述第三循环水泵之间,所述第四手动调节阀设于所述蓄水箱的冷端和所述风冷机组的出水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阀路包括第三电动阀、第二循环水泵、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热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调节阀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蓄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冷阀路包括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调节阀;所述蓄水箱的冷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和所述第一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强彭志波何娟黄彬
申请(专利权)人:威垦机电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