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韩兵专利>正文

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14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备箱,箱体内壁一侧与储备箱内壁一侧连通设置,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A,转杆A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叶,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杆A进转动,转杆A转动带动搅拌叶进行同步转动,对流入搅拌叶内的食物与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使得可以对食物进行自动搅拌加工使得患者可以食用更多更广的食品,而不是限定的那几种,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治疗积极度,继而保证了患者接收更多的食品营养,对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对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对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由于病人在做过心血管手术之后,病人体质虚弱,进食喂药等一系列动作较为困难,一般通过流食伴易泡食品对病人进行喂食,但是加入的一些易泡食物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与流食泡开,导致还未完全融合就流入病人口中,从而使得病人对进食更加困难,并且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挨个喂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备箱,所述箱体内壁一侧与储备箱内壁一侧连通设置,所述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箱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A,所述转杆A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转杆A外壁固定连接有伞齿轮A,所述伞齿轮A啮合有伞齿轮B,所述伞齿轮B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B,所述转杆B一端与箱体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B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A,所述链轮A通过链条A与链轮B传动连接,所述链轮B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C,所述转杆C一端与箱体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C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A,所述转盘A背面通过推动杆与升降块A顶部铰接,所述升降块A一侧与箱体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所述转杆B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C,所述链轮C通过链条B与链轮D传动连接,链轮D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D,所述转杆D一端与箱体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D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B,所述转盘B背面通过连接杆与转盘C固定连接,所述转盘C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E,所述转杆E一端与箱体内壁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B、推动杆C,所述连接杆通过推动杆B与升降块B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杆通过推动杆C与滑动块顶部铰接,所述箱体内壁一侧与出液管一端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箱体内壁一侧通过圆孔与出液管一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储备箱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
[0007]优选的,所述储备箱内部开设有储液槽。
[0008]优选的,所述链轮A与链轮B直径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叶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在转杆A外壁。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叶,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杆A进转动,转杆A转动带动搅拌叶进行同步转动,对流入搅拌叶内的食物与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使得可以对食物进行自动搅拌加工使得患者可以食用更多更广的食品,而不是限定的那几种,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治疗积极度,继而保证了患者接收更多的食品营养。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块B,转杆B转动带动链轮C转动,链轮C通过链条B带动链轮D转动,链轮D通过转杆D带动转盘B转动,转盘B通过连接杆带动推动杆C转动,使得推动杆C带动滑动块进行上下升降,当滑动块下降时封住搅拌箱一侧的出口,使得搅拌箱内的搅拌叶对其进行搅拌,当滑动块上升漏出出口时,流入升降块B底部,随着连接杆通过推动杆B带动升降块B对其进行升降挤压,使得通过全自动式的挤压流入出液管内通过出液管流入患者的嘴里,从而实现全自动的饮食,继而减少了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挨个喂食所消耗的大量时间与精力,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以更好的工作精神和效率对病患进行治疗与管理。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伞齿轮A侧视图。
[0016]图中:1储备箱、2箱体、3搅拌箱、4电机、5转杆A、6搅拌叶、7伞齿轮A、8伞齿轮B、9转杆B、10链轮A、11链条A、12链轮B、13转杆C、14转盘A、15推动杆、16升降块A、17链轮C、18链条B、19链轮D、20转杆D、21转盘B、22连接杆、23转盘C、24转杆E、25推动杆B、26升降块B、27推动杆C、28滑动块、2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包括箱体2,箱体2内壁一侧开设有圆孔,箱体2内壁一侧通过圆孔与出液管29一端固定连接,箱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备箱1,储备箱1顶部螺纹连接有盖帽,储备箱1内部开设有储液槽,箱体2内壁一侧与储备箱1内壁一侧连通设置,箱体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3,箱体2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A5,转杆A5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搅拌叶6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叶6固定连接在转杆A5外壁,通过设置搅拌叶6,电机4通过联轴器带动转杆A5进转动,转杆A5转动带动搅拌叶6进行同步转动,对流入搅拌叶6内的食物与水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使得可以对食物进行自动搅拌加工使得患者可以食用更多更广的食品,而不是限定的那几种,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治疗积极度,继而保证了患者接收更多的食品营养,转杆A5外壁固定连接有伞齿轮A7,伞齿轮A7啮合有伞齿轮B8,伞齿轮B8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B9,转杆B9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B9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A10,链轮A10与链轮B12直径相等,链轮A10通过链条A11与链轮B12传动连接,链轮B12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C13,转杆C13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C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A14,转盘A14背面通过推动杆15与升降块A16顶部铰接,升降块A16一侧与箱体2内壁一侧滑动连接,转杆B9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C17,链轮C17通过
链条B18与链轮D19传动连接,链轮D19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D20,转杆D20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D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B21,转盘B21背面通过连接杆22与转盘C23固定连接,转盘C23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E24,转杆E24一端与箱体2内壁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杆22外壁转动连接有推动杆B25、推动杆C27,连接杆22通过推动杆B25与升降块B26顶部铰接,通过设置升降块B26,转杆B9转动带动链轮C17转动,链轮C17通过链条B18带动链轮D19转动,链轮D19通过转杆D20带动转盘B21转动,转盘B21通过连接杆22带动推动杆C27转动,使得推动杆C27带动滑动块28进行上下升降,当滑动块28下降时封住搅拌箱3一侧的出口,使得搅拌箱3内的搅拌叶6对其进行搅拌,当滑动块28上升漏出出口时,流入升降块B26底部,随着连接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脑血管内科用喂药喂食辅助装置,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一侧固定连接有储备箱(1),所述箱体(2)内壁一侧与储备箱(1)内壁一侧连通设置,所述箱体(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3),所述箱体(2)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杆A(5),所述转杆A(5)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转杆A(5)外壁固定连接有伞齿轮A(7),所述伞齿轮A(7)啮合有伞齿轮B(8),所述伞齿轮B(8)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B(9),所述转杆B(9)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B(9)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A(10),所述链轮A(10)通过链条A(11)与链轮B(12)传动连接,所述链轮B(12)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C(13),所述转杆C(13)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C(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A(14),所述转盘A(14)背面通过推动杆(15)与升降块A(16)顶部铰接,所述升降块A(16)一侧与箱体(2)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所述转杆B(9)外壁固定连接有链轮C(17),所述链轮C(17)通过链条B(18)与链轮D(19)传动连接,链轮D(19)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杆D(20),所述转杆D(20)一端与箱体(2)内壁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韩兵李玉琼
申请(专利权)人:徐韩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