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913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交换罐、蒸发器、干燥罐,所述交换罐与干燥罐并排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顶部,所述蒸发器水平安装于交换罐一侧的固定底座上,所述交换罐由壳体和第一封头及第二封头组成,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压缩空气入口、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第一封头靠近干燥罐的一侧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蒸发器靠近交换罐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相对应的二级压缩空气出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干燥罐两侧分别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入口及干燥空气出口。弧形台、第一连接柱、胶塞、第二连接柱及连接杆的配合,便于将壳体内部的水进行排出。部的水进行排出。部的水进行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是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动力能源,又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工艺气源,其应用范围遍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轻工、纺织、汽车制造、电子、食品、医药、生化、国防、科研等行业和部门。
[0003]从空气压缩机送出的压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气、灰尘、油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对压缩空气进行净化、干燥处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压缩空气后处理设备中,空气压缩机、贮气桶、冷干机等都是单一设备,各个单一设备单独放置,占地面积大,需要的各种联通管路长,导致资源及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交换罐、蒸发器、干燥罐,所述交换罐与干燥罐并排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顶部,所述蒸发器水平安装于交换罐一侧的固定底座上,所述交换罐由壳体和安装于壳体两侧的第一封头及第二封头组成,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压缩空气入口、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第一封头靠近干燥罐的一侧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蒸发器靠近交换罐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相对应的二级压缩空气出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干燥罐两侧分别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入口及干燥空气出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管板,所述二级压缩空气入口与右侧的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换热管,所述左右两侧的管板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换热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均匀安装有折流板,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分别沿横向处穿过所述折流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折流板和和下折流板,所述上折流板的顶部与壳体内壁顶部连接,所述下折流板的底部与壳体内壁底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折流板之间、下折流板与左右两侧的管板之间分别设有弧形台,所述弧形台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安装有胶塞,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胶塞与出水口相对应,所述胶塞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设有连接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将交换罐、蒸发器及干燥罐进行集成优化,可以降低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使得使用空间得以有效利用,同时使得整体设备易于搬运。
[0012]2、折流板的存在,提高了压缩空气在壳体内的流动时间,从而使得压缩空气与冷源可以充分接触换热,提高冷却及除湿效果。
[0013]3、弧形台、第一连接柱、胶塞、第二连接柱及连接杆的配合,便于将壳体内部的水进行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3为交换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弧形台的侧视图;
[0018]图中标注说明:1.固定底座,2.交换罐,3.蒸发器,4.干燥罐,5.壳体,6.第一封头,7.第二封头,8.压缩空气入口,9.二级压缩空气入口,10.一级压缩空气出口,11.三级压缩空气出口,12.二级压缩空气出口,13.一级压缩空气入口,14.三级压缩空气入口,15.干燥空气出口,16.管板,17.第一换热管,18.第二换热管,19.上折流板,20.下折流板,21.弧形台,22.第一连接柱,23.胶塞,24.出水口,25.第二连接柱,2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交换罐2、蒸发器3、干燥罐4,所述交换罐2与干燥罐4并排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1顶部,所述蒸发器3水平安装于交换罐2一侧的固定底座1上,将交换罐2、蒸发器3及干燥罐4进行集成优化,可以降低整体装置的占地面积,使用空间得以有效利用,同时使得整体设备易于搬运。蒸发器3、干燥罐4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所述交换罐2由壳体5和安装于壳体5两侧的第一封头6及第二封头7组成,所述壳体5靠近蒸发器3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压缩空气入口8、二级压缩空气入口9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10,所述第一封头6靠近干燥罐4的一侧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出口11,所述蒸发器3靠近交换罐2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二级压缩空气入口9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10相对应的二级压缩空气出口12及一级压缩空气入口13,所述干燥罐4两侧分别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入口14及干燥空气出口15。压缩空气入口8、一级压缩空气出口10、一级压缩空气入口13、二级压缩空气出口12、二级压缩空气入口9、三级压缩空气出口11、三级压缩空气入口14及干燥空气出口15依次联通,使得压缩空气先后经过交换罐2的壳程、蒸发器3、交换罐2的管程,最后进入干燥罐4,得到干燥的压缩空气。
[0021]所述壳体5内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管板16,壳体5与管板16之间及管板16与第一封头6、第二封头7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二级压缩空气入口9与右侧的管板16之间安装有第一换热管17,所述左右两侧的管板16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换热管18。第一换热管17和第二换热管18采用相同的材质制作,第一换热管17和第二换热管18内流通从蒸发器3流出的二级压缩空气(冷源),原始压缩空气进入壳体5内与第一换热管17和第二换热管18内的二级压缩空气进行换热,原始压缩空气得以降温、除湿(得到一级压缩空气,并从一级压缩空气出口10、一级压缩空气入口13进入蒸发器3,在蒸发器3内的制冷剂作用下进一步降温
除湿,并从二级压缩空气出口12、二级压缩空气入口9进入第一换热管17及第二换热管18内),作为冷源的二级压缩空气在第一换热管17和第二换热管18内流动过程中,会吸收原始压缩空气的热量,从而使温度升高(得到三级压缩空气,并从三级压缩空气出口11、三级压缩空气入口14进入干燥罐4),确保三级压缩空气出口11管路不结露。
[0022]所述壳体5内部均匀安装有折流板,所述第一换热管17和第二换热管18分别沿横向处穿过所述折流板。原始压缩空气进入壳体5内部后,沿着折流板的方向进行流动,流动过程中与第一换热管17及第二换热管18内的冷源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压缩空气的降温、除湿。折流板的存在,提高了压缩空气在壳体5内的流动时间,从而使得压缩空气与冷源可以充分接触换热,提高冷却及除湿效果。
[0023]所述折流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折流板19和和下折流板20,所述上折流板19的顶部与壳体5内壁顶部连接,所述下折流板20的底部与壳体5内壁底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下折流板20之间、下折流板与左右两侧的管板16之间分别设有弧形台21,所述弧形台2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底座、交换罐、蒸发器、干燥罐,所述交换罐与干燥罐并排水平安装于固定底座顶部,所述蒸发器水平安装于交换罐一侧的固定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罐由壳体和安装于壳体两侧的第一封头及第二封头组成,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压缩空气入口、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第一封头靠近干燥罐的一侧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出口,所述蒸发器靠近交换罐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二级压缩空气入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出口相对应的二级压缩空气出口及一级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干燥罐两侧分别设有三级压缩空气入口及干燥空气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管板,所述二级压缩空气入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柄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坤盛气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