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04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及使用方法,包括:肢体穿戴套、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数字控温单元、测温探头A、保温层以及电源装置;其中,相变降温单元与数字控温单元连接,所述数字温控单元设于所述肢体穿戴套上;肢体穿戴套上设有保温层,所述相变降温单元嵌入在保温层内;数字控温单元通过导线与测温探头A连接,所述测温探头A贴附在体表上;电源装置分别与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和数字控温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装置设于肢体穿戴套外,电源装置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或直流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控制温度以及控制复温过程,并且相变控温片具有柔性,其贴附性能好,可以完全贴合在人体表面皮肤。可以完全贴合在人体表面皮肤。可以完全贴合在人体表面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控温方法包括:体表控温和血管内控温。传统的体表控温方法,包括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毯、空调、水浴等,因其控温效率较低,难以达到并维持满意的目标温度,且容易发生寒颤、冻伤等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常应用于TTM的体表控温方法如控温背心或ArcticSun温度管理系统的优点是与皮肤贴合度好,控温效率较上述方法有所提高,但仍需较长时间方能达到目标温度;且体积相对较大,使用不便。而血管内控温,血管内置入热交换器属于有创操作;降温毯体表降温方式导热率较低,针对需要快递调整温度时,无法及时达到降温效果,且降温毯仅仅可以实现单向降温,温度降至低于标准温度后无法实现恢复及控制温度范围,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其次,当前控温方法不能针对局限于某个部位进行控温,无法穿戴造成整体降温效果差,易发生复温的可能;
[0003]综上所述,目前体表控温方法大多控温效率较低,控温效果不好,复温可能性高,有待于开发一种既无创又高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肢体穿戴套(1)、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7)、数字控温单元(3)、测温探头A(4)、保温层(2)以及电源装置(5);其中,所述相变降温单元(7)与数字控温单元(3)连接,所述数字温控单元(3)设于所述肢体穿戴套(1)上;所述肢体穿戴套(1)上设有保温层(2),所述相变降温单元(7)嵌入在保温层(2)内;所述数字控温单元(3)通过导线与测温探头A(4)连接,所述测温探头A(4)贴附在体表上;所述电源装置(5)分别与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7)和数字控温单元(3)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装置(5)设于肢体穿戴套(1)外,电源装置(5)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或直流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7)包括:装置壳体、相变控温片(13)、半导体制冷片(12)、导热翅片(11)、散热风扇(10)以及测温探头B(14);所述装置壳体设于保温层(2)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2)上部卡接于装置壳体内,半导体制冷片(12)下部穿过保温层(2),半导体制冷片(12)顶面与导热翅片(11)底面连接,所述导热翅片(11)设于装置壳体内;导热翅片(11)顶面上设有散热风扇(10),所述装置壳体顶面上设有供散热风扇(10)排出热量的通孔;保温层(2)下设有相变控温片(13),所述相变控温片(13)覆盖在半导体制冷片(12)下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2)下部安装有测温探头B(14),所述测温探头B(14)与数字控温单元(3)连接;所述半导体相变降温装置有多个,多个半导体相变降温装置以阵列形式设置于保温层(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相变降温单元(7),包括:控温水箱(18)、散热水匣(19)、给水管(20)、出水管(21)以及半导体制冷片(12);所述控温水箱(18)与散热水匣(19)之间分别通过给水管(20)和出水管(21)连接;所述相变控温片(13)贴合设于保温层(2)下方,相变控温片(13)与保温层(2)构成控温结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底面嵌入至控温结构中、且外露于保温层(2),半导体制冷片(12)顶面与散热水匣(19)的下壁相抵接;所述散热水匣(19)的下壁采用导热材料;在所述相变控温片(13)内的底部设有测温探头B(14),测温探头B(14)设于半导体制冷片(12)正下方,所述测温探头B(14)与数字控温单元(3)连接;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垫片、铜片以及石墨烯片中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控温片(13)均由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膨胀石墨和六水氯化钙按照4:3:1:12比例混合,再经80℃搅拌6小时加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穿戴套(1)中心处开设有方形孔,所述保温层(2)与肢体穿戴套(1)的方形孔边缘缝合连接,并保持密封;所述保温层(2)为纳米级凝胶毡;所述肢体穿戴套(1)为长方形结构,且一侧短边的内侧表面设有粘贴圆毛面(9),另一侧短边外侧表面设有粘贴刺毛面(8);
所述肢体穿戴套(1)为多层拼接或层叠构成,每层为硅胶、聚乙烯或聚氨酯中的一种。6.一种体表血管降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肢体穿戴套(1)、降温单元(701)、数字控温单元(3)、测温探头A(4)、保温层(2)以及电源装置(5);其中,所述降温单元(7)与数字控温单元(3)连接,且数字温控单元(3)设于所述降温单元(701)上;所述肢体穿戴套(1)上设有保温层(2);所述数字控温单元(3)通过导线与测温探头A(4)连接,所述测温探头A(4)贴附在体表上;所述电源装置(5)分别与降温单元(701)和数字控温单元(3)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装置(5)设于肢体穿戴套(1)外,电源装置(5)输入端接入交流电或直流电;所述数字控温单元(3)包括相互连接的显示屏(6)和微控电脑;所述微控电脑设于降温单元(7)上,显示屏(6)设于微控电脑上,微控电脑分别与测温探头A(4)和测温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全杨荣利解卓学寇艳董宏生吴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