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浩专利>正文

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96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包括内衣本体、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内衣本体具有两个不大于A罩杯的罩杯部和设置于罩杯部上部的肩带,胸上围绑带与胸下围绑带分别设置于罩杯部外侧的上部及下部,肩带具有可调整肩带长度的第一调整部,内衣本体的后面设置有调整内衣胸围大小的第二调整部,可以根据患者的胸围大小调整第二调整部的大小,使罩杯部与人体紧密贴合,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还通过第一调整部调整肩带的长度,使罩杯部与人体贴合得更加紧密,为乳房提供支撑,再结合胸上围绑带环绕压紧乳房上胸围的部分,通过胸下围绑带对乳房下缘及外侧提供对抗重力作用的支撑力及弹性支撑力,且利于假体固定,保障术后效果及安全。效果及安全。效果及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

技术介绍

[0002]乳房再造术就是对人体乳房的重新建造,其主要针对的是由于乳房癌而导致乳房被切除的患者,巨乳症和乳房下垂以及由于乳房发育不良而导致乳房过小或不对称的患者。乳房再造手术主要通过将质量优良、大小适宜的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下,以增加乳房体积、改善乳房外形和对称性,或行巨乳缩小手术,以及下垂乳房提升术,能够恢复女性的形体美以及女性心灵上的缺失。在将乳房假体进行填充手术或巨乳缩小手术以及乳房提升手术后,通常需要对乳房及植入乳房内的乳房假体进行固定,防止乳房晃动造成伤口破裂以及乳房假体移动至不合适的位置而造成填充外观效果不佳,防止因压迫固定不当造成伤口延期愈合。
[0003]现有技术中的术后提升内衣通过设置在内衣前部的罩杯托起乳房防止乳房移动,为了透气,罩杯部通常采用带孔的高弹力材质,且内衣背部无法调节长度,即无法改变下胸围的尺寸,使该内衣无法为乳房假体提供较为稳固的压紧力。由于乳房会随着患者走动而晃动,极易导致植入的乳房假体移位,以及由于乳房的晃动造成创口裂开对患者造成新的损伤,影响患者的恢复,造成乳房再造手术效果下降甚至失败。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胸衣无法固定乳房及乳房假体而易导致假体移位及创口撕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可根据需要调整各部件的松紧度,以达到更好的提升效果。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包括内衣本体、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所述内衣本体具有两个不大于A罩杯的罩杯部和设置于罩杯部上部的肩带,所述胸上围绑带与胸下围绑带分别设置于罩杯部外侧的上部及下部,所述肩带具有可调整肩带长度的第一调整部,所述内衣本体的后面设置有调整内衣胸围大小的第二调整部。
[0008]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第二调整部为多排挂扣或绑带。
[0009]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两个不大于A罩杯的罩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调整部,所述第三调整部为多排挂扣、多排拉链或绑带。
[0010]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第三调整部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
[0011]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上均设置有第四调整部,所述第四调整部为加长魔术贴或多排挂扣。
[0012]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均为网状弹性绑带。
[0013]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罩杯部为无孔弹性布料制成。
[0014]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术后提升塑身衣的上胸围与下胸围之差为5

10CM。
[0015]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第一调整部为多排挂扣或调节扣。
[0016]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中,所述胸上围绑带、胸下围绑带与内衣本体连接的端部部分重叠,且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术后提升塑身衣,通过小规格罩杯对乳房产生正向压力,使乳晕部位伤口得到更好压迫固定,减少组织水肿和渗出,通过第二调整部可以根据患者的胸围大小调整进行调整,使罩杯部与人体紧密贴合,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达到更佳的提升塑身效果,还通过第一调整部调整肩带的长度,使罩杯部与人体贴合得更加紧密,为乳房提供支撑,再结合胸上围绑带环绕压紧乳房上胸围的部分,通过胸下围绑带对乳房下缘及外侧提供对抗重力作用的支撑力及弹性支撑力,利于假体固定,还让患者在术后的行走、上下楼时不会使胸部跳动而导致的内部假体位移,充分降低乳晕伤口的外展张力和重力作用的牵拉力,同时胸部本体并未受到压力,不会对术后恢复有影响,保障术后效果及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术后提升塑身衣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术后提升塑身衣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术后提升塑身衣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注说明:
[0022]内衣本体1
ꢀꢀꢀꢀꢀ
第二调整部11
ꢀꢀꢀꢀꢀ
松紧部12
ꢀꢀꢀꢀ
胸上围绑带2
[0023]胸下围绑带3
ꢀꢀꢀꢀ
第四调整部31
ꢀꢀꢀꢀꢀ
罩杯部4
ꢀꢀꢀꢀ
第三调整部41
[0024]海绵垫42
ꢀꢀꢀꢀ
肩带5
ꢀꢀꢀꢀ
第一调整部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0027]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的术后提升塑身衣包括内衣本体1、胸上围绑带2和胸下围绑带3,所述内衣本体1具有两个不大于A罩杯的罩杯部4和设置于罩杯部4上部的肩带5,所述胸上围绑带2与胸下围绑带3分别设置于罩杯部4外侧的上部及下部,通过小规格罩杯对乳房产生正向压力,使乳晕部位伤口得到更好压迫固定,减少组织水肿和渗出。
[0029]所述肩带5具有可调整肩带5长度的第一调整部51,所述内衣本体1的后面设置有
调整内衣胸围大小的第二调整部11,可以根据患者的胸围大小调整所述第二调整部11的大小,使罩杯部4与人体紧密贴合,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达到更佳的提升塑身效果。进一步地,还通过所述第一调整部51调整肩带5的长度,使罩杯部4与人体贴合得更加紧密,为乳房提供支撑,再结合所述胸上围绑带2环绕压紧乳房上胸围的部分,通过胸下围绑带3对乳房下缘及外侧提供对抗重力作用的充分降低乳晕伤口的外展张力和重力作用的牵拉力,支撑力及弹性支撑力,利于假体固定,还让患者在术后的行走、上下楼时不会使胸部跳动而导致的内部假体位移,同时胸部本体并未受到压力,不会对术后恢复有影响,保障术后效果及安全。
[0030]具体地,所述罩杯部4为无孔弹性布料制成,所述罩杯部4的材质与内衣本体1背部的材质相同,采用无孔设计的方式,使所述术后提升塑身衣整体效果更美观,而且,较于网状罩杯,本技术进步一增加了罩杯部对乳房产生正向压力,具有更佳的定型、提升的效果,更利于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提升塑身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衣本体、胸上围绑带和胸下围绑带,所述内衣本体具有两个不大于A罩杯的罩杯部和设置于罩杯部上部的肩带,所述胸上围绑带与胸下围绑带分别设置于罩杯部外侧的上部及下部,所述肩带具有可调整肩带长度的第一调整部,所述内衣本体的后面设置有调整内衣胸围大小的第二调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部为多排挂扣或绑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罩杯部大小不大于A罩杯,两罩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调整部,所述第三调整部为多排挂扣、多排拉链或绑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整部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提升塑身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田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