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头线圈及放疗定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84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共振头线圈。磁共振头线圈,至少包括下部线圈,下部线圈包括:底部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组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底部天线,其中,第一部分呈平板状,第一部分的内表面面向第一方向;第一侧部壳体,与底部壳体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第一侧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侧部天线;以及第二侧部壳体,与底部壳体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侧部壳体内设置有第二侧部天线,第二侧部壳体与第一侧部壳体以及底部壳体共同围成向第一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述的磁共振头线圈易于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易于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易于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头线圈及放疗定位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磁共振放疗模拟
,特别是涉及磁共振头线圈及放疗定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放疗(即放射治疗,简称RT)是针对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随着医生和患者对于放疗的质量和效果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于放疗不够精准引起的副作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因而,精准放疗的理念逐渐得以推广。传统的放疗,采用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得肿瘤图像以勾勒靶区范围,从而实现对靶区位置的准确定位。
[0003]然而,CT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对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或X线吸收特征的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如空气对骨或水或软组织)。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脂肪或空气界面,则CT对具有包括肿瘤在内的相似电子密度的不同软组织结构的区分能力较差。相比之下,MR(磁共振)的优点就是对具有相似电子密度的软组织具有较强的显示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提供靶区的轮廓。因此,在放疗过程中,逐渐兴起引入MR获得肿瘤图像,并将MR图像与CT图像融合以辅助勾勒靶区,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磁共振放疗模拟(即MR

simulator)。
[0004]众所周知,磁共振线圈的设计对于MR图像的质量至关重要。普通的磁共振成像需要使用到磁共振线圈,相应地,磁共振放疗模拟由于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仍然需要使用到磁共振线圈。一般的磁共振线圈,在普通的磁共振成像中是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但是,由于磁共振线圈在磁共振放疗模拟中与普通的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使用条件的差异性,因此,在磁共振放疗模拟中,若仍然采用一般的磁共振线圈,会导致MR图像质量较差、工作流复杂等问题。
[0005]下面以磁共振头线圈为例进行说明。在磁共振放疗模拟中,需要令患者平躺在平床板上,并将磁共振头线圈围设于患者的头颅。由于患者的头颅底部是平床板,与一般的磁共振头线圈的下部线圈不适配,导致无法放置磁共振头线圈的下部线圈。因此,在一些技术方案中,采用支架将两个柔性线圈支撑在头颅的两侧,或将一个大的柔性线圈围设在面部进行使用,但是,由于没有下部线圈,导致头颅底部的信噪比较低,从而图像质量差。在一些临床场景中,需要使用头枕等配件将患者的头颅垫高,从而头枕需要占据磁共振头线圈的内部空间,然而,一般的磁共振头线圈由于内部空间的局限性,在这种场景下则无法使用。在另一些临床场景中,磁共振放疗模拟需要固定患者的位置和姿态,则需要采用头颈肩板、热塑膜等定位配件对患者定位,从而这些定位配件需要占据磁共振头线圈内部空间,但是一般的磁共振头线圈由于内部空间的局限性,在这种场景下也是无法使用。由此可见,一般的磁共振头线圈,难以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磁共振头线圈难以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的磁共振头线圈。
[0007]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头线圈,至少包括下部线圈,所述下部线圈包括:
[0008]底部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组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底部天线,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呈平板状,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表面面向第一方向;
[0009]第一侧部壳体,与所述底部壳体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侧部天线;以及
[0010]第二侧部壳体,与所述底部壳体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以及所述底部壳体共同围成向第一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
[0011]上述的磁共振头线圈用于磁共振放疗模拟中时,由于底部壳体的第一部分呈平板状,因此,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能够与平床板的头颅支撑板的下表面贴合设置,而且,还由于第一部分呈平板状,则其厚度较薄,从而能够尽量减小底部天线与头颅支撑板的间隔距离,以致底部天线能够尽量地接近患者的头颅底部,进而能够提高患者头颅底部的信噪比,进一步地则能够提高磁共振成像时的图像质量。由于底部壳体的第一部分呈平板状,使得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能够贴合于头颅支撑板的下表面,因此,下部线圈未占用头颅支撑板上方用于放置患者头颅的空间,从而可以节省头颅支撑板上方的空间,头颅支撑板上方的节省的空间则能够用于安装磁共振放疗模拟所需要的头枕和定位配件,进而磁共振头线圈能够适用于更多的临床应用场景。由此可见,上述的磁共振头线圈易于满足磁共振放疗模拟的使用需求。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天线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表面贴合设置。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还具有与所述内表面相背的外表面;
[0014]所述底部壳体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沿第三方向上的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外表面。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沿第三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还包括上部线圈,所述上部线圈能够相对所述底部壳体翻转和/或距离调整。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远离所述底部壳体的一端连接或抵靠,所述上部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侧部壳体远离所述底部壳体的一端连接或抵靠。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部线圈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线圈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做伸长和缩短运动时,所述上部线圈的顶部能够被带动,以改变所述上部线圈的顶部与所述下部线圈的所述底部壳体之间的距离。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与所述上部线圈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与所述上部线圈可拆卸连接。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为柔性壳体,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为柔性壳体,所述上部线圈两端能够分别抵靠所述第一侧部壳体、所述第二侧部壳体。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线圈的壳体为柔性壳体;所述第一侧部壳体为硬质壳体,
所述第二侧部壳体为硬质壳体。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壳体靠近所述底部壳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部壳体靠近所述底部壳体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0024]主体件;
[0025]转动件,与所述主体件转动连接;以及
[0026]伸缩件,与所述转动件螺纹传动,所述主体件与所述伸缩件中的一个与所述上部线圈连接,所述主体件与所述伸缩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下部线圈连接。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线圈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上部线圈遮挡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上部线圈至少部分移除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之外,以致至少部分暴露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线圈或所述下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部线圈(110),所述下部线圈(110)包括:底部壳体(111),包括第一部分(1111)和第二部分(1112),所述第一部分(1111)与所述第二部分(1112)组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底部天线(114),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111)呈平板状,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内表面面向第一方向;第一侧部壳体(112),与所述底部壳体(111)第二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壳体(112)内设置有第一侧部天线(116);以及第二侧部壳体(113),与所述底部壳体(111)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壳体(113)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112)以及所述底部壳体(111)共同围成向第一方向凹陷的第一凹槽(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天线(114)与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部分(1111)还具有外表面;所述底部壳体(111)还包括凸起部(1113),所述凸起部(1113)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11)沿第三方向上的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部分(1111)的所述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11)沿第三方向具有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凸起部(111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凸起部(1113)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线圈(120),所述上部线圈(120)能够相对所述底部壳体(111)翻转和/或距离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组件(130),所述伸缩组件(130)的上端与所述上部线圈(120)连接,所述伸缩组件(130)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线圈(110)连接;所述伸缩组件(130)做伸长和缩短运动时,所述上部线圈(120)的顶部能够被带动,以改变所述上部线圈(120)的顶部与所述下部线圈(110)的所述底部壳体(111)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头线圈(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壳体(112)与所述上部线圈(1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壳体(11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