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76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上段伸入安装壳体内,所述气管的中段上套装有固定件;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倾斜部上开设有插孔;连接管,贯穿所述插孔进入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顶端与限位挡块相抵,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底盖,所述底盖的内侧面上固定有所述固定座;集液袋,所述集液袋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浮板,套接在所述雾化器上。该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利用将安装壳体套接在气管上段,雾化器通过底盖进入安装壳体内,使雾化后的药液在安装壳体内扩散,避免使用较长的管路输送水雾,方便患者随身携带。带。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在进行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绕过鼻咽喉组成的上呼吸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这种干燥空气会刺激下呼吸道,增加分泌产物,因此需要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加湿。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11314436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手术用的加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加湿装置包括底座、容置筒和加湿机构,所述容置筒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容置筒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导柱,且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导柱底端,所述导柱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两个以上螺纹堵头,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湿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一般采用较长的管路与患者颈部的气管相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路容易发生折弯导致湿化效果不佳,且水雾流过管壁时容易凝聚在上面,从而降低药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加湿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一般采用较长的管路与患者颈部的气管相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路容易发生折弯导致湿化效果不佳,且水雾流过管壁时容易凝聚在上面,从而降低药液的利用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上段伸入安装壳体内,所述气管的中段上套装有固定件,所述上段与所述中段的交界处设置有连通口;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倾斜部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安装壳体的竖直部底端连接有底盖;连接管,贯穿所述插孔进入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管上套装有加热环;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顶端与限位挡块相抵,所述雾化器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底盖,所述底盖的内侧面上固定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底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集液袋,所述集液袋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所述集液袋上设置有排气口;浮板,套接在所述雾化器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包括上段、中段和下段,所述上段的内壁上安装有硅毛刷和轻质拦网,所述上段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上段的开口端,所述硅毛刷靠近所述上段与所述中段的连接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气管的内部,所述连通口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连通口与所述集液袋的袋口螺接相连,所述集液袋为一次性透明袋。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由倾斜部和竖直部共同组成,所述倾斜部和所述上段的倾角相同,所述倾斜部侧壁上安装有橡胶塞,所述倾斜部的顶面上设有插孔和卡块,所述卡块用于固定所述加热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的内壁上端固定有限位挡块,所述竖直部的内壁下端安装有受光器,所述竖直部的外侧面底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底盖相适配,所述倾斜部和所述竖直部内部形成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气管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口处设置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插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上段内,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二通孔和所述上段上的第一通孔相互适配,所述上段和所述插孔之间的连接管外侧环绕有所述加热环。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环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连接线贯穿橡胶塞,所述加热环内设置有热敏电阻。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拦网位于所述连接管的端口处,所述轻质拦网铰接安装于所述上段内,进气时所述轻质拦网向所述中段方向转动,出气时所述轻质拦网向所述连接管方向转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呈T字形结构,所述雾化器的顶面上设置有雾化口,所述雾化器的底部侧面上开设有进液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高度低于所述底盖的高度,所述固定座的侧面上安装有发光源,所述底盖采用不透明材质,所述安装壳体采用高透明材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将安装壳体套接在气管上段,雾化器通过底盖进入安装壳体内,使雾化后的药液在安装壳体内扩散,避免使用较长的管路输送水雾,方便患者随身携带,连接管与气管嵌套在一起,将干燥的空气引入管腔,利用通孔使水雾与空气混合,实现对患者气道的加湿效果,剩余的水雾聚集在一起重新形成液滴,液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方的药液中,方便继续使用,避免药液浪费。
[0017]1、在气管和连接管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转动连接管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完全重合时,此时空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最大,湿化程度也最大,转动连接管调节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重合范围,实现对空气湿化效果的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地域和患者;2、利用轻质拦网在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从而阻挡患者咳出的分泌物向外喷溅,避免产生交叉感染;3、本装置中的浮板、发光源和受光器相互配合,浮板随药液的液面上升或下降,当药液含量过少时,浮板高度降低将发光源发射的光线反射到受光器上,受光器电路中的电流发生改变从而方便控制器发出提醒信号,避免人工观察加液;4、在安装壳体上设置橡胶塞,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橡胶塞实现加液功能,避免需要在拆卸装置后进行加液,方便使用,将连接线包裹在橡胶塞内,增强加湿腔的气密性;
5、利用加热环对加湿腔进行加热,使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避免过冷空气对气道产生刺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在进气使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在出气时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气管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安装壳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雾化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连接管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轻质拦网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底盖仰视示意图。
[0019]图中:1、气管;2、固定件;3、安装壳体;4、连接管;5、雾化器;6、底盖;7、集液袋;8、浮板;9、固定座;11、上段;12、中段;13、下段;14、第一通孔;15、硅毛刷;16、轻质拦网;17、连通口;31、倾斜部;32、竖直部;33、插孔;34、螺纹;35、橡胶塞;36、加湿腔;37、限位挡块;38、受光器;39、卡块;41、第二通孔;42、限位凸环;43、加热环;44、连接线;51、雾化口;52、进液口;61、第一接口;62、第二接口;71、排气口;72、单向阀;91、发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1),所述气管(1)的上段(11)伸入安装壳体(3)内,所述气管(1)的中段(12)上套装有固定件(2),所述上段(11)与所述中段(12)的交界处设置有连通口(17);安装壳体(3),所述安装壳体(3)的倾斜部(31)上开设有插孔(33),所述安装壳体(3)的竖直部(32)底端连接有底盖(6);连接管(4),贯穿所述插孔(33)进入所述安装壳体(3)内,所述连接管(4)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连接管(4)上套装有加热环(43);雾化器(5),所述雾化器(5)顶端与限位挡块(37)相抵,所述雾化器(5)的底端固定在固定座(9)上;底盖(6),所述底盖(6)的内侧面上固定有所述固定座(9),所述底盖(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口(61)和第二接口(62);集液袋(7),所述集液袋(7)与所述连通口(17)相连通,所述集液袋(7)上设置有排气口(71);浮板(8),套接在所述雾化器(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包括上段(11)、中段(12)和下段(13),所述上段(11)的内壁上安装有硅毛刷(15)和轻质拦网(16),所述上段(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所述第一通孔(14)靠近所述上段(11)的开口端,所述硅毛刷(15)靠近所述上段(11)与所述中段(12)的连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17)连通所述气管(1)的内部,所述连通口(17)内设置有单向阀(72),所述连通口(17)与所述集液袋(7)的袋口螺接相连,所述集液袋(7)为一次性透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3)由倾斜部(31)和竖直部(32)共同组成,所述倾斜部(31)和所述上段(11)的倾角相同,所述倾斜部(31)侧壁上安装有橡胶塞(35),所述倾斜部(31)的顶面上设有插孔(33)和卡块(39),所述卡块(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卢红梅丁停停孟金平马会丽雷淼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