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72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包括本体和出液管,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容纳槽,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储液腔,储液腔与对应的容纳槽之间通过进液通道连通,进液通道内设置横板,横板上开有漏液孔,横板的顶部安装有穿刺针,出液管的第一端与储液腔连通,出液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外部;每个容纳槽内均设置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导轨、移动板、丝杆和电机;每个贯穿孔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放置筒、第一弹簧和麻醉药瓶;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用于驱动麻醉药瓶向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取药。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取药。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取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给病人做手术以前,需要进行麻醉,以减轻病人在手术中的痛苦。医护人员在给病人进行术前麻醉时,需要将麻醉药注射进病人的体内。现在一般将麻醉药存储在麻醉药瓶内,以便于存放和医护人员取用。
[0003]但是当一个麻醉药瓶内的麻醉药较多、无法一次性取用完时,医护人员在后面每次取药就都需要经历一次找麻醉药瓶、取药、密封麻醉药瓶、存放麻醉药瓶等步骤,不便于医护人员取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使其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取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包括本体和出液管,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横向向内延伸的容纳槽,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储液腔,多个所述储液腔与多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液腔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下方,所述储液腔的内壁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储液腔的顶部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通过进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内设置横板,所述横板上开有多个沿纵向贯穿的漏液孔,所述横板的顶部安装有穿刺针,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0006]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移动板、丝杆和电机,所述导轨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开有多个沿纵向贯穿的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沿着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二端沿横向穿过所述移动板后也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轨保持平行,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0007]每个所述贯穿孔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放置筒、第一弹簧和麻醉药瓶,所述第一导向杆沿纵向设置、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使得所述放置筒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所述放置筒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对应的所述贯穿孔对齐,所述麻醉药瓶倒放在所述放置槽内、且瓶颈向下穿过所述放置筒后露出;
[0008]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麻醉药瓶向下移
动、以使得所述麻醉药瓶的瓶颈处的密封膜被所述穿刺针刺破;
[0009]所述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源,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计、所述电磁阀、所述电机、所述按压组件和所述电源均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放置筒的两侧的侧壁上均安装有横杆,所述进液通道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遮挡组件;
[0011]所述遮挡组件包括转动板、固定块、第二导向杆、第二弹簧和挡块,所述转动板的中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第一端沿着靠近所述移动板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转动板的第一端可与位于所述横杆接触,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向着远离所述移动板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转动板的第二端上开有沿横向贯穿的导向槽,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块上开有沿横向贯穿的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且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使得所述第二导向杆具有靠近所述进液通道的趋势;
[0012]两个所述遮挡组件内的所述挡块接触时能够对进液通道的顶部进行遮盖。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沿纵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进液通道的正上方,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安装有压板,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有向内延伸、且沿纵向贯穿的延伸槽,所述延伸槽内设置有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接触杆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所述延伸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杆可与所述横杆接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第一端安装有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接触杆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滑动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按压组件能够驱动麻醉药瓶向下移动、以使得麻醉药瓶的瓶颈处的密封膜被穿刺针刺破,这时麻醉药瓶内的麻醉药液就会经过进液通道流入到储液腔内。医护人员最后直接从出液管取麻醉药液即可,不再需要再多次拿取麻醉药瓶,也不再需要经历找麻醉药瓶、取药、密封麻醉药瓶、存放麻醉药瓶等步骤,便于医护人员取药。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当储液腔内的麻醉药液余量较少时,控制器控制平移机构工作,平移机构将下一个麻醉药瓶推送到按压组件的正下方。这样当按压组件再次工作时,该麻醉药瓶内的麻醉药液就会流入到储液腔内自动进行补充,不需要医护人员人工进行补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平移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放置筒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针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0

本体、11

容纳槽、12

储液腔、13

液位计、14

进液通道、15

横板、16

漏液孔、17

穿刺针、18

控制器、19

电源、20

出液管、21

密封套、22

电磁阀、30

平移机构、31

导轨、32

移动板、321

贯穿孔、33

丝杆、34

电机、40

升降组件、41

第一导向杆、4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护理用取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出液管,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沿横向向内延伸的容纳槽,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储液腔,多个所述储液腔与多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液腔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下方,所述储液腔的内壁的下部安装有液位计,所述储液腔的顶部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之间通过进液通道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内设置横板,所述横板上开有多个沿纵向贯穿的漏液孔,所述横板的顶部安装有穿刺针,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移动板、丝杆和电机,所述导轨沿横向设置、且两端均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开有多个沿纵向贯穿的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沿着所述容纳槽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二端沿横向穿过所述移动板后也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导轨保持平行,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每个所述贯穿孔的正下方均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放置筒、第一弹簧和麻醉药瓶,所述第一导向杆沿纵向设置、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使得所述放置筒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所述放置筒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对应的所述贯穿孔对齐,所述麻醉药瓶倒放在所述放置槽内、且瓶颈向下穿过所述放置筒后露出;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麻醉药瓶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麻醉药瓶的瓶颈处的密封膜被所述穿刺针刺破;所述本体的内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娟王晓丽马琳管源含许灵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