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868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流经入水点至排放点的多段管道中,设置有接种点;通过接种点将接种物引入管道系统内;将与接种点连接的一段管道设置为用于接种物培育的位点;在位点内培养并形成接种物培养物;且形成的接种物培养物影响靠近接种点及其下游的管道系统中某些微生物种群的类型和数量,并促进微生物繁殖;其中,所述接种物培养物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改变污水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进而降低污水厂处理压力的有益效果,适用于废水处理领域。适用于废水处理领域。适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污水管道系统收集污水,并将其输送到位于或靠近排放点的污水处理厂;在传统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历一系列厌氧和好氧培育,去除包括有机物、其他固体、氮和磷酸盐在内的废物,并在污水排放之前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0003]污水的成分在其流通过程中不断变化,当污水流经管道系统时,管道内存在的微生物种群作为促进物与污水产生反应,形成反应物,这类反应物通常包括:硫化氢和氨,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如硫醇);形成的反应物会在泵井附近区域产生有害的气态化学物质,发出严重的气味,同时还会腐蚀管道系统中的管道及其表面。
[0004]当污水到达污水处理厂时,经过流经管道内存在的微生物后,使得污水中含有比初步进入管道系统时更复杂的化学物质,变得更难处理。
[0005]因此,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需要涉及更多的运行单元,才能排放被处理过的污水,导致污水处理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变污水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进而降低污水厂处理压力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在流经入水点至排放点的多段管道中,设置有接种点;/>[0009]通过接种点将接种物引入管道系统内;
[0010]将与接种点连接的一段管道设置为用于接种物培育的位点;
[0011]在位点内培养并形成接种物培养物;且形成的接种物培养物影响靠近接种点及其下游的管道系统中某些微生物种群的类型和数量,并促进微生物繁殖;
[0012]其中,所述接种物培养物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0013]优选地,所述位点为静态区管道,所述静态区管道用于放缓污水向排放点的位移。
[0014]优选地,所述接种物培养物包括: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且所述接种物培养物中的微生物之间形成彼此存在的共生关系。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还包括:
[0016]在所述静态区管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粘附有接种物培养物;
[0017]其中:接种物培养物粘附在所述表面上的粘附力大于或等于有害微生物粘附在所述表面的粘附力。
[0018]优选地,靠近入水点的接种点为初级接种点;所述步骤还包括:
[0019]在所述初级接种点的下游设置有至少一个二级接种点,所述二级接种点将接种物引入与其连接的静态区管道中。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还包括:
[0021]在所述二级接种点的下游设置有至少一个三级接种点,所述三级接种点将接种物引入与其连接的静态区管道中;
[0022]其中,三级接种点位于靠近排放点的位置,以使所有的废水流经三级接种点。
[0023]优选地,每个初级接种点处的接种物的剂量率相同,并且在单位时间段内有规律均匀地输送接种物。
[0024]优选地,所述二级接种点或三级接种点处的接种物的剂量率高于初级接种点处的接种物的剂量率。
[0025]优选地,所述接种点至少为纵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接种点。
[0026]优选地,所述接种物在所述管道系统内培养的微生物的底物或种群相对稳定,并且在纵向间隔开的所述两个接种点之间的变化不超过20%。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接种物培养物,能够在废水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废水中有害细菌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进入污水处理厂后的污水处理压力,实用性极强。
[0029]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引入到管道系统内的废水是动态的,并根据管道系统中不同位置经历不断变化,对于某一点来说,某些选定微生物的种群将增加,某些选定微生物的种群将减少;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级接种点的设置,如:设置有二级接种点和三级接种点,二级接种点和三级接种点的的接种可以有效地增补先前已接种废水中的培养物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再次接种,可以增加希望选定的微生物数量,从而继续降解废水中的废物,通过增加接种点的方式,实现覆盖效应,能够基本上覆盖整个系统静态区管道内所有影响废水的接种物培养物。
[0030]3、本专利技术中,在废水系统中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气味、腐蚀性气氛)的有害微生物的培养物大部分位于静态区中的管道表面上,因此,将由接种物形成的接种物培养物顽固地粘附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能够进一步减少废水中有害细菌的含量。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位于不同住宅、商业和工业的接种点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静态区管道为总管泵井时接种点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或二或三中可采用的一种接种室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或二或三中可采用的一种接种物储存器的示意图;
[0038]图中:
[0039]10为泵井,11为壳体,12为废水入口,13为废水出口,14为泵井的内部区域,15为废
水,16为微生物,17为喷嘴,18为配料管线;
[0040]20为接种室,21为接种室壳体,22为入口,23为出口,24为第一层,25为第二层,26为第三层,27为第四层,28为生物活化陶瓷,29为聚乙烯棒,30为细长轴,31为承载培养基,33为接种室喷嘴,34为接种室配料管线;
[0041]40为接种物储存器,41为储存器壳体,42为接种物源,43为供给线,44为配料管线,45为水源;
[0042]70为初级接种点,71为二级接种点,72为三级接种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4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流经入水点至排放点的多段管道中,设置有接种点;通过接种点将接种物引入管道系统内;将与接种点连接的一段管道设置为用于接种物培育的位点;在位点内培养并形成接种物培养物;且形成的接种物培养物影响靠近接种点及其下游的管道系统中某些微生物种群的类型和数量,并促进微生物繁殖;其中,所述接种物培养物能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点为静态区管道,所述静态区管道用于放缓污水向排放点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物培养物包括: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且所述接种物培养物中的微生物之间形成彼此存在的共生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在所述静态区管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粘附有接种物培养物;其中:接种物培养物粘附在所述表面上的粘附力大于或等于有害微生物粘附在所述表面的粘附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系统内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伟爱量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