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一种面部撑托塑形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46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9
一种面部撑托塑形垫,包括可放入口腔内上下颌骨和面颊之间的柔性撑托体(1),分别设置于柔性撑托体内顶部、底部和内侧的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其外形及边缘均为弧形面,不会对口腔造成损害,柔性撑托体与口腔接触,不会造成口腔不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来丰满和上提面颊,无需手术,美容成本低、安全可靠,可以有效调整面部轮廓曲线,打造圆润的面部。打造圆润的面部。打造圆润的面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撑托塑形垫


[0001]本技术属于美容塑形产品
,具体涉及可对人的面部进行撑托以进行塑形美化的撑托垫。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遗传因素及后天条件的影响,有许多人天生颧骨高,脸颊凹陷下垂,面部不丰满,过于清寡无神,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苹果肌萎缩、下垂,失去弹力,美感不足。有人尝试通过面部肌肉锻炼、改良饮食等手段来改善面容凹陷下垂的问题,但效果甚微。还有人通过手术进行改善,例如注射填充体,不仅疼痛、费用高,还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充填的异物还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后遗症。对身体伤害大外一直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手术即可促使凹陷、下垂的面颊逐渐丰满和上提,且造价低、使用方便安全的面部撑托塑形垫。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面部撑托塑形垫,包括可放入口腔内上下颌骨和面颊之间的柔性撑托体(1),分别设置于柔性撑托体内顶部、底部和内侧的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
[0006]所述柔性撑托体(1)为从顶部向底部宽度逐渐内缩、紧贴面颊的外表面外凸、紧贴上下颌骨的内表面内凹的上宽下窄的硅胶体或者海绵体,柔性撑托体的顶面为中部下凹的弧形面,底面为从外侧面向内侧面逐渐下斜的斜面,内侧面为中部内凹的弧形面,底面与内侧面相接的转角形成翘凸状;柔性撑托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过渡面均为弧形面,顶面的两端与外侧面和内侧面的过渡面、以及底面的两端与外侧面和内侧面的过渡面均为弧形面;
[0007]所述顶部支撑体(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顶部支撑柱(21)和连接于两个顶部支撑柱之间的下凹的顶部弧形板(22);所述底部支撑体(3)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柱(31)和连接于地部支撑柱上的上翘的底部弧形板(32);所述内侧支撑体(4)为内凹的弧形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撑托体(1)从四周外围过渡到中间的厚度逐渐加厚,柔性承托体的厚度范围为0.5cm~3cm。
[0009]本技术的柔性承撑托体的外形与人的面颊和上下颌骨能够较好地贴合,柔性承撑托体放入口腔后,其下凹的弧形面顶面可以将人的面颊向上顶托并较好地与颧骨相适应,从顶部向底部宽度逐渐内缩的形状可将面颊从下向上逐渐撑开顶起,起到将凹陷、下垂的面颊鼓起和上提的作用。顶部支撑体、底部支撑体和内侧支撑体可较好地支撑柔性撑托体,为柔性撑托体固形并提高柔性撑托体的撑托力,以免放入口腔后被挤压变形,并具有足够顶撑面颊的力量。可以在休息和不进食的时候将一对本技术对称放入口腔内双侧面颊和上下颌骨之间,每天的连续放入时间不少于3小时,坚持使用3个月,即可起到明显的鼓
起和上提面颊的效果。
[0010]本技术使用方便,其外形及边缘均为弧形面,不会对口腔造成损害,柔性撑托体与口腔接触,不会造成口腔不适。每天用完后取出清洗干净即可。采用本技术来丰满和上提面颊,无需手术,美容成本低、安全可靠,可以有效调整面部轮廓曲线,打造圆润的面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3]图3是图1的A

A截面图;
[0014]图4图1的俯视图;
[0015]图5是顶部支撑体的主视图;
[0016]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17]图7是底部支撑体的主视图;
[0018]图8是图7的俯视图;
[0019]图9和图10是使用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内容。
[0021]如图1~图4所示的面部撑托塑形垫,包括可放入口腔内,位于上下颌骨和面颊之间的柔性撑托体1,分别设置于柔性撑托体内顶部、底部和内侧的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
[0022]所述柔性撑托体1为从顶部向底部宽度逐渐内缩的上宽下窄的硅胶体或者海绵体,柔性撑托体为不规则形状,其紧贴面颊的外表面11外凸、紧贴上下颌骨的内表面12内凹。柔性撑托体的顶面13为中部下凹的弧形面,底面14为从外侧面向内侧面逐渐下斜的斜面,内侧面15为中部内凹的弧形面,底面与内侧面相接的转角形成翘凸16;柔性撑托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过渡面均为弧形面,顶面的两端与外侧面和内侧面的过渡面、以及底面的两端与外侧面和内侧面的过渡面均为弧形面。柔性撑托体从四周外围过渡到中间的厚度逐渐加厚,柔性撑托体的厚度范围为0.5cm~3cm。
[0023]所述顶部支撑体2如图5、图6所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顶部支撑柱21 和连接于两个顶部支撑柱之间的下凹的顶部弧形板22。所述底部支撑体3如图 7、图8所示,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柱31和连接于地部支撑柱上的上翘的底部弧形板32。所述内侧支撑体4为内凹的弧形板。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采用弹性树脂或钛合金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作。
[0024]本技术采用定型模具一次模压成型,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一次模压在柔性撑托体1内部。
[0025]本技术使用时,是同时使用左右两个面部撑托塑形垫,一个放置在人右侧的上下颌骨与右面颊之间,另一个放置在左侧的上下颌骨与左面颊之间,从左右两侧对称放置,向上撑托和提升两侧面颊,并将凹陷的面颊向外撑。如图9、图10所示。柔性承撑托体的
外形与人的面颊和上下颌骨能够较好地贴合,柔性承撑托体放入口腔后,其下凹的弧形面顶面可以将人的面颊向上顶托并较好地与颧骨相适应,自动卡位,贴合面部龈颊沟,有效防止滑动。从顶部向底部宽度逐渐内缩的形状可将面颊从下向上逐渐撑开顶起,起到将凹陷、下垂的面颊鼓起和上提的作用。顶部支撑体、底部支撑体和内侧支撑体可较好地支撑柔性撑托体,为柔性撑托体固形并提高柔性撑托体的撑托力,以免放入口腔后被挤压变形,并具有足够顶撑面颊的力量。顶部支撑柱21和底部支撑柱31形成支撑点,与顶部弧形板22、地部弧形板32一起形成较好的支撑。内侧支撑体 4形成了较好的纵向支撑,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共同形成了对柔性撑托体1的支撑体系,并且与人面部的颧骨、上下颌骨形成较好的贴合和支撑。外表各个面均为弧形面且外表面外凸的柔性撑托体有效支撑凹陷面部,同时可防止张合口部时塑形垫前倾或被牙齿咬到。本技术可以制作成不同的规格,以适应面部大小不同的人群的需要。
[0026]可以在休息和不进食的时候将一对本技术对称放入口腔内双侧面颊和上下颌骨之间,每天的连续放入时间不少于3小时,坚持使用3个月,即可有效撑起凹陷颊面,使面部提升,让凹陷的面部挺拔,呈现圆润效果。特别适用于颧骨高、面部凹陷、下垂或扁平的人群。
[0027]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基于本技术所进行的等同技术效果的变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撑托塑形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放入口腔内上下颌骨和面颊之间的柔性撑托体(1),分别设置于柔性撑托体内顶部、底部和内侧的顶部支撑体(2)、底部支撑体(3)和内侧支撑体(4);所述柔性撑托体(1)为从顶部向底部宽度逐渐内缩、紧贴面颊的外表面外凸、紧贴上下颌骨的内表面内凹的上宽下窄的硅胶体或者海绵体,柔性撑托体的顶面为中部下凹的弧形面,底面为从外侧面向内侧面逐渐下斜的斜面,内侧面为中部内凹的弧形面,底面与内侧面相接的转角形成翘凸状;柔性撑托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过渡面均为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