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834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对膨胀珍珠岩进行破碎分级处理,分选为大粒径和小粒径的两种膨胀珍珠岩,同时对泡沫原料进行浸润处理,使得在表面形成胶黏膜层,取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与砂浆粉混合后装填至配重带内,将泡沫原料投入至配重带之后自然滚落,并在滚落过程中吸附上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完成增重,增重后的泡沫原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重量与大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保持相近,在混合时可以充分混合均匀,最终在复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成型质量。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成型质量。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以及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能源和环保是制约当今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考验,节能降耗减排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除了能源的高效转化及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外,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是节能的关键。隔热保温材料可有效减少热量在产生、输送、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伴随的热量损失,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子、服装、航空天等领域,已成为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新型轻质、高效和结构稳定的隔热保温复合材料,对于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节降耗减排以及人类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物从主体结构到装饰装修施工中需要用到各种材料,为了节约能源,现在对住宅和商业房屋外墙的隔热保温要求越来越高,隔热保温建筑材料也成了各个建材厂商的研发对象,提高常规建材的隔热保温效果。
[0003]膨胀珍珠岩是一种天然酸性玻璃质火山熔岩,非金属矿产,包括珍珠岩、松脂岩和黑曜岩,三者只是结晶水含量不同。由于在1000~1300℃高温条件下其体积迅速膨胀4~30倍,故统称为膨胀珍珠岩。一般要求膨胀倍数>7~10倍(黑曜岩>3倍,可用),二氧化硅70%左右。均为露天开采。不用选矿,只需破碎,筛分即可。
[0004]建筑中常用膨胀珍珠岩和回收利用的泡沫材料进行复合使用,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还可以节约资源,但是由于泡沫材料密度较低,在与膨胀珍珠岩混合时难以混合均匀,因为膨胀珍珠岩密度较大重量也较大,所以在混合过程中总有往下沉降的趋势,在最终的复合过程中导致成型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可以通过对膨胀珍珠岩进行破碎分级处理,分选为大粒径和小粒径的两种膨胀珍珠岩,同时对泡沫原料进行浸润处理,使得在表面形成胶黏膜层,取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与砂浆粉混合后装填至配重带内,将泡沫原料投入至配重带之后自然滚落,并在滚落过程中吸附上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完成增重,增重后的泡沫原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重量与大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保持相近,在混合时可以充分混合均匀,最终在复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成型质量。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取泡沫材料浸入至胶黏剂内,然后过滤取出后在表面形成胶黏膜层;
[0011]S2、取膨胀珍珠岩进行两次磨碎并过筛选出大粒径和小粒径的原料,将小粒径的原料与砂浆粉混合后装填至配重带内;
[0012]S3、将泡沫材料顺着配重带滚落,利用胶黏膜层吸附小粒径的原料与砂浆粉进行结合增重,然后升温固化得到复合材料;
[0013]S4、将复合材料与大粒径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剩余的胶黏剂充分混合渗透;
[0014]S5、将上述混合物注入至模具内并利用压力机压制成型,然后升温固化即得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膨胀珍珠岩、泡沫材料、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0份、1

10份、5

15份。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大粒径的原料与泡沫材料的粒径比为0.8

1:1,所述小粒径的原料和砂浆粉与泡沫材料的粒径比为0.05

0.1:1。
[0017]进一步的,所述胶黏剂内掺加有0.1

0.5份的玻璃纤维。
[001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带包括斜导带,所述斜导带内侧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流道,所述流道上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配重槽道,所述配重槽道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抛料袋,所述流道顶壁上安装有多个与抛料袋相对应的控磁台,利用控磁台对抛料袋的磁吸作用,使得抛料袋向上形变抛撒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从而被滚落过程中的泡沫原料所吸附实现增重,且吸附较为均匀。
[0019]进一步的,所述抛料袋包括承料膜、磁吸块以及隔离网,所述配重槽道上开设有多个与承料膜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磁吸块镶嵌连接于承料膜中心处,所述隔离网固定连接于凹槽开口处,所述小粒径的原料和砂浆粉铺设于承料膜内,在磁吸块受到控磁台的磁吸作用后,带动承料膜向上形变,受到隔离网的阻拦后,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可以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上升与泡沫原料接触,从而被吸附实现对泡沫原料的增重。
[0020]进一步的,所述承料膜的开口面积大于泡沫原料的截面积,可以保证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与泡沫原料进行充分的接触,并且存在多余的材料继续上升被控磁台所集中,然后下落至泡沫原料上侧,实现对泡沫原料的整体均匀增重。
[0021]进一步的,所述控磁台包括收料台、电磁铁以及弹性拦截束,所述电磁铁镶嵌安装于收料台的中心处,所述弹性拦截束固定连接于收料台下侧,电磁铁可以间歇性施加磁场对磁吸块进行吸附,从而使得承料膜实现抛撒动作,多余的材料上升至收料台处之后,可以在收料台的收敛作用下被集中至中心处然后下落,从而对泡沫原料上半部分进行增重,弹性拦截束起到对泡沫原料的临时性阻挡作用,从而使得泡沫原料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增重,并在增重至一定程度后克服弹性拦截束的阻碍作用继续下落。
[0022]进一步的,所述收料台底面呈向上凹陷的弧面形状,且收料台的开口面积大于承料膜的开口面积。
[0023]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a、将泡沫材料沿配重槽道滚落,同时控磁台间歇性施加磁场;
[0025]b、当控磁台施加磁场时抛料袋向上形变抛起小粒径的原料和砂浆粉,从而被泡沫材料的胶黏膜层所吸附;
[0026]c、此时泡沫材料下端吸附上材料,多余的材料上升至控磁台处被集中然后落下被泡沫材料上端所吸附;
[0027]d、当泡沫材料吸附到足够多的材料完成增重后,克服控磁台的阻碍作用继续滚落被收集。
[0028]3.有益效果
[002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1)本方案可以通过对膨胀珍珠岩进行破碎分级处理,分选为大粒径和小粒径的两种膨胀珍珠岩,同时对泡沫原料进行浸润处理,使得在表面形成胶黏膜层,取小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与砂浆粉混合后装填至配重带内,将泡沫原料投入至配重带之后自然滚落,并在滚落过程中吸附上膨胀珍珠岩和砂浆粉完成增重,增重后的泡沫原料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重量与大粒径的膨胀珍珠岩保持相近,在混合时可以充分混合均匀,最终在复合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成型质量。
[0031](2)配重带包括斜导带,斜导带内侧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流道,流道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泡沫材料浸入至胶黏剂内,然后过滤取出后在表面形成胶黏膜层;S2、取膨胀珍珠岩进行两次磨碎并过筛选出大粒径和小粒径的原料,将小粒径的原料与砂浆粉混合后装填至配重带内;S3、将泡沫材料顺着配重带滚落,利用胶黏膜层吸附小粒径的原料与砂浆粉进行结合增重,然后升温固化得到复合材料;S4、将复合材料与大粒径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剩余的胶黏剂充分混合渗透;S5、将上述混合物注入至模具内并利用压力机压制成型,然后升温固化即得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珍珠岩、泡沫材料、胶黏剂按重量份数计分别为100份、1

10份、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粒径的原料与泡沫材料的粒径比为0.8

1:1,所述小粒径的原料和砂浆粉与泡沫材料的粒径比为0.05

0.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内掺加有0.1

0.5份的玻璃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保温型膨胀珍珠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带包括斜导带(1),所述斜导带(1)内侧开设有倾斜向下的流道,所述流道上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配重槽道(2),所述配重槽道(2)上镶嵌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抛料袋(3),所述流道顶壁上安装有多个与抛料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吴晶晶张夏崔超贾飞霞卢俊鹏贺星曹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华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