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24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计量装置的负荷曲线数据;对负荷曲线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远程研判模型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量装置的负荷曲线数据进行清洗,筛除异常无效数据,模型判断规则通过相间联动,消除功率因数角变量影响,融合幅值和相位特征相,统计分析特征翻转和持续情况,实现错误接线的精准定位研判,避免了大量无效判断预警,提高了计量错误接线的现场处理效率,降低了运行计量装置的计量差错。错。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计量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负荷曲线数据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远程判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计量设备的错误接线会引发电量差错,影响电力公司和客户之间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目前国内电网企业的计量设备数量超过5亿只,对计量设备的异常状态的侦测如果依靠现场巡查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随着数字化电网的推进,计量自动系统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为计量设备远程异常状态侦测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条件。行业内也开展了一些相应规则的研究,但也存在由于判断规则过于简单、范围不全面、现场实际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判断不精细、误判率较高、隐性错误接线无法发现的问题,实用化水平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判断故障类型不具体,误判率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计量装置的负荷曲线数据;步骤S2、对负荷曲线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步骤S3、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远程研判模型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曲线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计量装置按照一定时间间隔采集的数据点集合,每个数据点中数据项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舍去曲线数据中数据项采集不完整的数据点;步骤S22、舍去幅值异常的点;步骤S23、如果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正负性不一致,则功率因数的正负性应与有功功率的正负性保持一致;步骤S24、取负荷曲线中最大电流值的2/3作为相对大电流值,舍去负荷曲线中电流小于相对大电流值的数据点;步骤S25、舍去负荷曲线数据中A相电流、C相电流绝对值的不平衡率大于30%的数据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必须有的数据项包括:A相电压和C相电压,A相电流和C相电流,A无功功率和C相无功功率;两者必须要有其一的数据项包括:A相功率因数和C相功率因数,或者A相有功功率和C相有功功率;如果只有A相有功功率和C相有功功率,无A相功率因数和C相功率因数,则采用以下公式计算A相功率因数和C相功率因数:式计算A相功率因数和C相功率因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幅值异常的点包括:A相电流、C相电流、A相有功功率、C相有功功率、A相无功功率和C相无功功率中为0的数据点;电压幅值小于70V的数据点;A相功率因数、C相功率因数大于等于1或者小于等于

1或者等于0的数据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5中不平衡率k的计算公式为:其中I
A
为A相电流,I
C
为C相电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对于负荷曲线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点,分别计算A相功率因数角、C相功率因数角,并计算两角度的差值;步骤S32、获取计量装置的电压相序信息;步骤S33、对于每个数据点,根据两角度的差值和电压相序信息判断三相三线错误接线的类型;步骤S34、核查完所有数据点后,统计每种错误接线类型间隔出现的次数和持续的最大点数;步骤S35、根据每种错误接线类型出现的次数和持续的最大点数判断输出结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负荷曲线的三相三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远程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功率因数角C相功率因数角的计算公式为:(Q
a
大于0则为正,Q
a
小于0则为负);(Q
c
大于0则为正,Q
c
小于0则为负);两角度的差值两角度的差值的范围为(

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瑾江革力莫芳华吴一鸣蒋雯倩张焜卿柏元杨舟潘俊涛唐佳誉黄柯颖韦江衡唐志涛颜丹丹林秀清陈珏羽陈俊李捷徐植韦航黄军力李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