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排放量的分配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排放量的分配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温控目标,需要对各主体对象分配合适的碳排放量,相关技术中,常用的分配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和效率原则,但是一味的追求公平性原则可能会挫伤某些区域持续减排的积极性,而仅遵循效率原则虽然可以使总收益最大化,但也可能加剧碳排放的不平等性,因此,现有的分配方法无法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
[0003]现有的碳排放量的分配方法主要包括:指标法、博弈论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其中,指标法包括单指标法和多指标法,单指标法易于理解和操作,但分配结果较为片面,可执行性受限;多指标考虑了碳排放量分配的多种因素,运用广泛,相比于单指标法,多指标法更容易考虑公平和效率原则,使其分配结果更容易被接受,但是指标权重的确定仍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性;博弈论法的原理是根据各排放主体对整体的贡献确定分配权重,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其透明度和可行性有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排放量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待分配主体的第一指标集合、第二指标集合和第三指标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指标集合为所述待分配主体所在的第一层级的分配指标合集,所述第二指标集合为所述待分配主体所在的第二层级的分配指标合集,所述第三指标集合为所述待分配主体所在的第三层级的分配指标合集,所述第一指标集合的管控权限大于所述第二指标集合,所述第二指标集合的管控权限大于所述第三指标集合;基于预先构建的碳排放量分配模型,分别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所述第二指标集合、所述第三指标集合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层级下分配给第一类主体的碳排放量、第二层级下分配给第二类主体的碳排放量、第三层级下分配给第三类主体的碳排放量;基于不同层级下分配给各类主体的碳排放量,确定分配给所述待分配主体的碳排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预先构建的碳排放量分配模型,分别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所述第二指标集合、所述第三指标集合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层级下分配给第一类主体的碳排放量、第二层级下分配给第二类主体的碳排放量、第三层级下分配给第三类主体的碳排放量之前,所述分配方法还包括:获取历史过程中的第一指标集合、第二指标集合和第三指标集合,训练碳排放量分配模型,其中,所述碳排放量分配模型用于确定分配给各层级下不同类主体的碳排放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标集合至少包括:人口数量、生产总值、历史累计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在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的碳排放效率计算时,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类主体中每个主体的第一数据集合、第二数据集合、第三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合至少包括:成本数据、劳动力数据,所述第二数据集合至少包括:生产总值,所述第三数据集合至少包括:碳排放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集合、所述第二数据集合以及所述第三数据集合分别转换为第一矩阵、第二矩阵以及第三矩阵;基于所述第一矩阵、所述第二矩阵以及所述第三矩阵,构建生产数据集合;基于生产数据集合和第一预设配置,计算所述第一指标集合的碳排放效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先构建的碳排放量分配模型,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进行计算的步骤,包括:在获取第一指标集合后,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中每个指标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指标集合中每个指标的特征值;基于所述特征值,计算所述第一类主体中每个主体在每个指标中所占的分配比重;基于每个主体在每个指标中所占的分配比重,计算每个指标的熵值;基于每个所述指标的熵值,计算每个所述指标的指标权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每个所述指标的指标权重之后,所述分配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指标集合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第一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瑛,陈波,陈浩,张宏宇,邓华,李伟,郑新业,宋枫,杜宏宇,杨闰熹,李聪,耿军伟,黄何,杨帆,孙世宁,闫浩博,刘思敏,张博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