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815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涉及交通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第一护栏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外侧缠绕有气囊,气囊的一端与第二护栏固定连接,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第二护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气囊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通过两个护栏之间设置的气囊,可以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的同时,防止现场再次受到外力的冲击,且不用时转动气囊顶部一侧安装的排气塞,并开启电机,促使转轴在转动时自动对气囊进行收缩,便于装置的快速收放和放置。置的快速收放和放置。置的快速收放和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防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车辆拥有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其中发展趋势最难以遏制的要数交通问题,交通事故使得出行安全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
[0003]在交通事故的现场一般会设置护栏等防护装置,现场进行保护,防止事故现场遭到破坏,阻止围观群众进入到现场的同时,避免后续车辆在行驶时,没有注意到事故的发生从而发生撞击,危害公众的生命安全。
[0004]常见的护栏结构较为笨重,不易收放,且应对撞击的缓冲力较差,再次发生事故时难以对车辆进行良好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外侧缠绕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第二护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第二护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气囊的内部,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护栏和第二护栏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杆,所述第一减震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减震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支撑块的上方套接有第一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气囊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排气塞,所述排气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0010]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内部开设有与排气塞相配合的排气孔,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内径。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杆,所述第二减震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减震杆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支撑块的顶部套接有第二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块。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孔。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通过两个护栏之间设置的气囊,可以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的同时,防止现场再次受到外力的冲击,且不用时转动气囊顶部一侧安装的排气塞,并开启电机,促使转轴在转动时自动对气囊进行收缩,便于装置的快速收放和放置。
[0016]2、该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通过两个护栏顶部安装的警示灯,可以在夜晚等光线较为昏暗时,能够引起行人的注意,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且护栏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利用和支撑架底部设置的减震机构,在多个弹簧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对装置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中:1、第一护栏;2、第二护栏;3、转轴;4、气囊;5、警示灯;6、风机;7、滑槽;8、滑块;9、支撑架;10、第一减震杆;11、第一支撑块;12、第一底板;13、第一弹簧;14、排气塞;15、电机;16、第二减震杆;17、第二支撑块;18、第二弹簧;19、第二底板;20、限位板;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杆10,第一减震杆10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1,第一支撑块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底板12,第一减震杆10的外侧且位于第一支撑块11的上方套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护栏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轴外侧缠绕有气囊4,气囊4的一端与第二护栏2固定连接,第一护栏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为转轴3的转动提供动力,便于气囊4的展开和收纳,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5,第二护栏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机6,风机6的输出端延伸至气囊4的内部,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9,对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进行支撑,支撑架9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杆16,第二减震杆16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17,第二支撑块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底板19,第二减震杆16的外侧且位于第二支撑块17的顶部套接有第二弹簧18,与第一弹簧13相配合,利用第二弹簧18和第一弹簧13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增加装置的稳定,减少装置受到的外力的冲击,第二底板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块,第一底板12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孔,便于两个支撑架9与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固定,气囊4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排气塞14,排气塞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0,气囊4的内部开设有与排气塞14相配合的排气孔,限位板20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内径,对排气塞14
进行限位,避免排气塞14的掉落。
[0023]综上,该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时,将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放置在事故现场后,开启第一护栏1内部电机15的电源,为转轴3的转动提供动力,同时向一侧拉动第二护栏2,使气囊4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至一定的长度,此时开启第二护栏2的一侧的风机6,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气囊4内,从而使气囊4膨胀,并对现场进行保护,且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架9,将支撑架9转动至一定角度,使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倾斜,并对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进行支撑,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支撑架9的底部均安装有减震机构,利用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8的反作用力,在气囊4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减少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震动,有利于增加装置稳定性,与气囊4相配合,进一步减少事故再次发生时产生的损害。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轴外侧缠绕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一端与第二护栏(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警示灯(5),所述第二护栏(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输出端延伸至气囊(4)的内部,所述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1)和第二护栏(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杆(10),所述第一减震杆(10)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1),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底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张勇林飞强郭鑫于俊彪张刚强安嘉敏孙锋辉唐小强高志超陈富强张清清徐锴湛新潮李彦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