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804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覆膜栽培提高地温,采用梯形垄的垄作方式,在垄台顶部开挖集水垄沟,集水垄沟位于每行播种区之间,保证雨水或灌溉水不溢出龚面,达到集雨的目的,并在覆膜后横压土腰带,拦截垄沟内的径流;达到集水保墒目的,为玉米种子萌发出苗提供必要的水分,促使玉米全苗。在梯形垄的两侧垄台面上施肥沟,使玉米种子与施肥沟分开,相距大于15cm,肥料高度低于播种高度,施肥区肥水通过扩散慢慢将肥料释放到播种区,保证不会因肥料相对集中发生烧种烧苗情况。相对集中发生烧种烧苗情况。相对集中发生烧种烧苗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玉米栽培
,具体涉及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旱粮作物,但全生育期没有足够的水分,难以正常生长,有的因墒情不足、缺少水分,造成玉米出苗率低,因此田块保墒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每个生长阶段还必须要求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才能保证玉米壮苗壮株,否则会造成脱肥早衰现象。根据我国各地配方施肥研究表明,大田作物氮当季利用率35%以下、磷当季利用率20%以下、钾当季利用率50%以下。传统的种植方式在土壤中普遍撒施肥料并耕翻,肥料分散在土壤中,部分肥料在土壤中下漏沉底,或露在地表的肥料分解成气体散失在空气中,使得部分肥料流失,不能被玉米植株根系完全吸收利用,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在玉米播种季节常少雨,旱田周边常因缺水不能及时洇灌,而大面积耕翻土地造成跑墒,不利于玉米种子出全苗。
[0003]分层施肥,在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作物上已有应用,但现有提出的分层施肥,主要分为多种:一是将肥料分层施于种子的下方,虽将种子与肥料隔开,但这种施肥方式很容易烧伤玉米苗的根须,使其丧失吸水或吸肥的功能;二是将肥料交叉分层施于种子的周边,虽然相隔5cm以上的距离,但这种施肥方式因肥料局部浓度高也容易伤及玉米苗的根须;多是在种子周围挖坑分层埋肥,有的坑上大下小,很容易造成肥料散失,肥料利用率仍然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
[0005]为实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整地:进行整地垄作,形成中部高、两侧低,高度在10~15cm、20~30cm的梯形垄,垄底宽120cm~130cm,中部垄台宽90cm~100cm,两侧垄顶宽20~25cm;中部垄台播种,行距30cm~40cm;
[0008]在梯形垄的中部垄台面上再整地,形成多条宽10~15cm、深10
±
2cm的集水龚沟,在中部深挖形成15

20cm、深8
±
2cm的施肥沟;
[0009]在梯形垄的两侧垄台面上整地做施肥沟,施肥沟与相邻一行播种区的间距在15

20cm;
[0010]2)覆膜增墒:选用幅宽40cm~60cm的地膜进行覆膜,覆膜时地膜要与垄台、集水龚沟贴紧,并每隔2.0m横压土腰带,防大风揭膜,并拦截集水龚沟内的径流;覆膜时注意覆盖至中部龚台两侧,并露出施肥沟;
[0011]3)播种后用质量浓度75%乙草胺乳液1200ml/hm对水600kg对垄台面均匀喷施,在施肥区用宽20~25cm的地膜平整覆盖施肥区,膜上覆2cm厚的土壤,覆膜盖土后在裸露的地
面再喷施一次乙草胺除草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龚沟位于相邻两行播种区之间,两者之间的间距在5

10cm。
[0013]进一步地,出苗期管理:玉米播种后7

10天出苗,覆膜后,待幼苗第一叶展开后,及时破膜放苗,放苗后封严苗孔,并观察玉米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0014]进一步地,查苗补苗管理:穴播玉米应在3~4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地下虫害严重或风口地块,可适当晚定苗,每穴留一株,去弱苗,留壮苗,留大苗。
[0015]进一步地,所述地膜为生物可降解膜,厚度为0.006~0.008cm。
[001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7]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覆膜栽培提高地温,采用梯形垄的垄作方式,在垄台顶部开挖集水垄沟,集水垄沟位于每行播种区之间,保证雨水或灌溉水不溢出龚面,达到集雨的目的,并在覆膜后横压土腰带,拦截垄沟内的径流;达到集水保墒目的,为玉米种子萌发出苗提供必要的水分,促使玉米全苗。
[0018]在梯形垄的两侧垄台面上施肥沟,使玉米种子与施肥沟分开,相距大于15cm,肥料高度低于播种高度,施肥区肥水通过扩散慢慢将肥料释放到播种区,保证不会因肥料相对集中发生烧种烧苗情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玉米栽培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中部垄台、2

侧垄台、3

集水龚沟、4

施肥沟、5

播种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2]如图1所示,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整地:进行整地垄作,形成中部高、两侧低,高度在10~15cm、20~30cm的梯形垄,垄底宽120cm~130cm,中部垄台宽90cm~100cm,两侧垄顶宽20~25cm;中部垄台播种,行距30cm~40cm;
[0024]在梯形垄的中部垄台面上再整地,形成多条宽10~15cm、深10
±
2cm的集水龚沟,集水龚沟位于相邻两行播种区之间,两者之间的间距在5

10cm;在中部深挖形成15

20cm、深8
ꢀ±
2cm的施肥沟;
[0025]在梯形垄的两侧垄台面上整地做施肥沟,施肥沟与相邻一行播种区的间距在15

20cm;
[0026]2)覆膜增墒:选用厚度为0.008cm、幅宽40cm~60cm的生物可降解地膜,进行覆膜,覆膜时地膜要与垄台、集水龚沟贴紧,并每隔2.0m横压土腰带,防大风揭膜,并拦截集水龚沟内的径流;覆膜时注意覆盖至中部龚台两侧,并露出施肥沟;
[0027]3)播种后用质量浓度75%乙草胺乳液1200ml/hm对水600kg对垄台面均匀喷施,在施肥区用宽20~25cm的地膜平整覆盖施肥区,膜上覆2cm厚的土壤,覆膜盖土后在裸露的地面再喷施一次乙草胺除草剂。
[0028]出苗期管理:玉米播种后7

10天出苗,覆膜后,待幼苗第一叶展开后,及时破膜放
苗,放苗后封严苗孔,并观察玉米生长情况,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0029]查苗补苗管理:穴播玉米应在3~4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地下虫害严重或风口地块,可适当晚定苗,每穴留一株,去弱苗,留壮苗,留大苗。
[0030]实施例1
[0031]1)整地:进行整地垄作,形成中部高、两侧低,高度在15cm、25cm的梯形垄,垄底宽 120cm,中部垄台宽100cm,两侧垄顶宽25cm;中部垄台播种,行距40cm;
[0032]在梯形垄的中部垄台面上再整地,形成多条宽10cm、深8cm的集水龚沟,集水龚沟位于相邻两行播种区之间,两者之间的间距在10cm;在中部深挖形成15cm、深8cm的施肥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垄覆膜栽培玉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进行整地垄作,形成中部高、两侧低,高度在10~15cm、20~30cm的梯形垄,垄底宽120cm~130cm,中部垄台宽90cm~100cm,两侧垄顶宽20~25cm;中部垄台播种,行距30cm~40cm;在梯形垄的中部垄台面上再整地,形成多条宽10~15cm、深10
±
2cm的集水龚沟,在中部深挖形成15

20cm、深8
±
2cm的施肥沟;在梯形垄的两侧垄台面上整地做施肥沟,施肥沟与相邻一行播种区的间距在15

20cm;2)覆膜增墒:选用幅宽40cm~60cm的地膜进行覆膜,覆膜时地膜要与垄台、集水龚沟贴紧,并每隔2.0m横压土腰带,防大风揭膜,并拦截集水龚沟内的径流;覆膜时注意覆盖至中部龚台两侧,并露出施肥沟;3)播种后用质量浓度75%乙草胺乳液1200ml/hm对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黄小星雷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农链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