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93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照明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包括散热器、灯板、若干个透镜、防眩组件、玻璃盖体及面框,所述面框与散热器的一面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置灯板、透镜、防眩组件和玻璃盖体的容腔,所述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透镜固定在灯板上,所述防眩组件安装在透镜上,所述防眩组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透镜穿过的透镜孔,所述透镜孔上设置有用于罩住透镜的帽檐,所述玻璃盖体盖设在防眩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灯具通过设置带有透镜孔及帽檐的防眩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透镜穿过透镜孔置于帽檐下,可有效的控制眩光及提高光效,帽檐的设置还可以控制光外溢,有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内。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内。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照明灯具普遍存在眩光问题,给照明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现在市场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案大多是采用简单二次配光结构,但是此结构在实际使用环境中极易造成光污染,给用户体验带来极大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眩光的同时提高光效,有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包括散热器、灯板、若干个透镜、防眩组件、玻璃盖体及面框,所述面框与散热器的一面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置灯板、透镜、防眩组件和玻璃盖体的容腔,所述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透镜固定在灯板上,所述防眩组件安装在透镜上,所述防眩组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透镜穿过的透镜孔,所述透镜孔上设置有用于罩住透镜的帽檐,所述玻璃盖体盖设在防眩组件上。
[0005]进一步的,在防眩组件和玻璃盖体之间还设置有格栅框,所述格栅框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帽檐的排列方式相垂直的格栅片,格栅片之间形成用于帽檐穿过的条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孔的数量与透镜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透镜均对应一个透镜孔,每个所述透镜孔上均设置一个帽檐。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框外套设有外壳帽檐,所述外壳帽檐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设置于面框上与外壳帽檐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的另一面上设置有万向轮,照明灯具通过万向轮进行安装。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包括可发生水平自由旋转的第一旋转部及可发生上下自由旋转的第二旋转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为纯铝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之间设置有用于通风对流的间隙。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盖体为钢化玻璃盖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灯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散热器上。
[0014]本技术提供的照明灯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通过设置带有透镜孔及帽檐的防眩组件,在装配状态下,透镜穿过透镜孔置于帽檐下,可有效的控制眩光及提高光效,帽檐的设置还可以控制光外溢,有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内。
[0016]2、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通过在防眩组件的外侧设
置格栅框,进一步提高了光效及有效的控制炫光。
[0017]3、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其散热器采用纯铝高导热材质,将减轻了灯具的重量,且散热效果极佳,散热片的设置可实现360度通风对流。
[0018]4、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通过可水平、上下自由旋转的外向轮安装于需要安装的位置,在出厂前即可根据需要设置好照明灯具的投射角度,减轻现场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包括散热器1、灯板2、若干个透镜3、防眩组件4、玻璃盖体5及面框6,所述面框6与散热器1的一面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置灯板2、透镜3、防眩组件4和玻璃盖体5的容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板2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器1上,所述透镜3固定在灯板2上,所述防眩组件4安装在透镜3上,所述防眩组件4上设置若干个用于透镜3穿过的透镜孔41,所述透镜孔41上设置有用于罩住透镜3的帽檐42,所述玻璃盖体5盖设在防眩组件4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爆、防雷所述玻璃盖体5为钢化玻璃盖体,结构坚固。
[0023]本技术提供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通过设置带有透镜孔41及帽檐42的防眩组件4,在装配状态下,透镜3穿过透镜孔41置于帽檐42下,可有效的控制眩光及提高光效,帽檐42的设置还可以控制光外溢,有效的把光控制在需要照射的范围内。
[0024]其中,所述透镜孔41的数量与透镜5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透镜5均对应一个透镜孔41,每个所述透镜孔41上均设置一个帽檐42,即每颗独立的透镜5独立带有一个防眩光的罩体帽檐42,更能有效的控制眩光及提高光效。
[0025]其中,在防眩组件4和玻璃盖体5之间还设置有格栅框7,所述格栅框7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帽檐42的排列方式相垂直的格栅片71,格栅片71之间形成用于帽檐42穿过的条孔72,格栅片71的设置进一步控制了光源外溢,有效的控制光的照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光效及有效的控制炫光。
[0026]其中,所述面框6外套设有外壳帽檐8,所述外壳帽檐8与散热器1固定连接,外壳帽檐8的设置将以上所述的零部件均套设在内,能有效的防止雨水等恶劣环境的影响。
[0027]其中,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防水圈9,所述防水圈9设置于面框6上与外壳帽檐8连接,防水圈9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照明灯具的防护等级,使其能达到IP67等级,不惧风雨还能防雷,可保证此照明灯具在室内外均可使用。
[0028]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具通过万向轮10安装在需要安装的地方,所述万向轮10设置于散热器1的另一面上,所述万向轮10包括可发生水平自由旋转的第一旋转部101及可发生上下自由旋转的第二旋转部102,这样可以保证照明灯具可以任何照明角度进行安装,可根据场地的需要通过万向轮将照明灯具调整到需要照射的角度,再进行安装,这样节省了
安装时的时间,并且若是高空作业,方便了安装师傅,减少了安装的难度。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1为纯铝散热器,一体打造成型,制备简单,并且散热效果极佳,产品重量较轻,相比现有的照明灯具减轻了30%左右,所述散热器1上设置有散热片11,散热片11之间设置有用于通风对流的间隙,可形成360度的强对流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
[0030]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灯板、若干个透镜、防眩组件、玻璃盖体及面框,所述面框与散热器的一面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置灯板、透镜、防眩组件和玻璃盖体的容腔,所述灯板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透镜固定在灯板上,所述防眩组件安装在透镜上,所述防眩组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透镜穿过的透镜孔,所述透镜孔上设置有用于罩住透镜的帽檐,所述玻璃盖体盖设在防眩组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在防眩组件和玻璃盖体之间还设置有格栅框,所述格栅框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帽檐的排列方式相垂直的格栅片,格栅片之间形成用于帽檐穿过的条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孔的数量与透镜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透镜均对应一个透镜孔,每个所述透镜孔上均设置一个帽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及控制外溢光的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外套设有外壳帽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七大洲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