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9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凝胶贴片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具有电刺激的材料0.5~2.0份、抗皱有效成分1.0~5.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0~6.0份、保湿剂25.0~35.0份、防腐氧化剂0.2~1.0份、稳定剂0.1~1份、粘结剂0.5~5.0份和水60.0~7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可控性好,重复性高,制得的水凝胶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可用于制备促进多种抗皱功效的凝胶贴片的高效作用皮肤,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活性凝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原蛋白作为肌肤的“修复剂”,是肌肤的重要原料,能促进细胞分裂,起到修复损伤、减轻皱纹、淡化疤痕等作用,让皮肤更为光滑。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开始不断地减少,最终导致皮下组织萎缩了,皮肤从而出现微细至深、数目由少至多的皱纹。目前市面上的抗皱凝胶大多数都是借住化学渗透剂和物理刺激(电、光、热等方式)促进抗皱的有效成分进入皮肤的真皮层以增加皮肤的胶原蛋白来实现抗皱。但是化学渗透剂往往会引起刺激反应,而物理刺激的方法的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
[0004]本专利技术所得具有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可以实现促皮肤吸收抗皱成分且不引起皮肤的刺激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0008]具有电刺激的材料0.5~2.0份、抗皱有效成分1.0~5.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0~6.0份、保湿剂25.0~35.0份、防腐氧化剂0.2~1.0份、稳定剂0.1~1份、粘结剂0.5~5.0份和水60.0~75.0份。
[0009]优选地,所述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0010]具有电刺激的材料0.5~2.0份、抗皱有效成分1.0~2.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4.0~5.5份、保湿剂25~27.5份、防腐氧化剂0.35~0.60份、稳定剂0.1~0.7份、粘结剂0.6~1.0份和水60.0~70.0份。
[0011]优选地,所述具有电刺激的材料为压电氧化锌(ZnO)、压电铌酸钾钠(KNN)、压电钛酸钡(BTO)和聚偏氟乙烯(PVDF)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抗皱有效成分为肌肽逆龄液、蓝铜肽和乙酰基六肽中的至少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丙烯酸钠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羟甲基纤维素、聚乙
烯醇、卡波姆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丁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甘油、丙二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防腐抗氧剂为酒石酸、对羟基苯甲酸、山梨酸和三乙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酒石酸、对羟基苯甲酸和三乙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聚丙烯酸钠、C18

21烷和十三烷醇聚醚

6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0018]上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将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加入防腐抗氧剂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抗皱有效成分并混合均匀,得到S1溶液;
[0020](2)将具有电刺激的材料加入水中,超声搅拌分散均匀,加入稳定剂并分散均匀,得到S2溶液;
[0021](3)将粘结剂加入到保湿剂中,混合均匀,得到S3溶液;
[0022](4)在搅拌状态下,将S2溶液加入到S1溶液中,搅拌均匀,再加入S3溶液,搅拌均匀,最后静置成凝胶贴片。
[0023]优选地,步骤(1)所述水与步骤(2)所述水的质量比为8:1~12:1。
[0024]优选地,步骤(4)所述S2溶液和S3溶液均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S2溶液加入后需搅拌20~40min使其混合均匀,S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随着成胶粘度增加,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搅拌转速,S3溶液加完之后,继续搅拌1~3小时。
[0025]优选地,上述搅拌、混合和分散均为常规操作,可根据实际调整相关参数。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可控性好,重复性高,制得的凝胶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用于制备不同抗皱成分的美容产品,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4和对比例1(对照)所得凝胶贴片。
[0029]图2为实施例1~4所得凝胶贴片与对比例1所得凝胶(对照)进行电信号测试。
[0030]图3为实施例2所得凝胶贴片和市售凝胶用于小鼠在紫外光照下的皮肤抗皱图。
[0031]图4为实施例2所得凝胶贴片和市售凝胶用于小鼠在紫外光照下的皮肤组织切片图。
[0032]图5为实施例1~4所得凝胶贴片与对照有效成分促渗透荧光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的原料、试剂等,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5]实施例1
[0036]本专利技术为具有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成制备而成:压电氧化锌(ZnO)0.5份、肌肽逆龄液1.0份、羟甲基纤维素3.0份、卡波姆1份、甘油10.0份、丙二醇12.0份、聚乙二醇0.5份、山梨糖醇2.5份、酒石酸0.15份、对羟基苯甲酸0.4份、聚丙烯酸钠0.1份、三乙醇胺1.0份、纯化水66份。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0037](1)将羟甲基纤维素3份、卡波姆1份加入60份纯化水中,搅拌使其溶解于纯化水中;
[0038](2)将防腐抗氧剂酒石酸0.15份、对羟基苯甲酸0.4份加入上述(1)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
[0039](3)将抗皱有效成分肌肽逆龄液1.0份加入上述(2)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形成S1溶液;
[0040](4)将具有电刺激的材料压电氧化锌(ZnO)0.5份加入6份纯化水中,超声搅拌使其分散均匀;
[0041](5)将稳定剂聚丙烯酸钠0.1份加入上述(4)中,超声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形成S2溶液;
[0042](6)将粘结剂三乙醇胺1.0份添加至保湿剂山梨糖醇2.5份、聚乙二醇0.5份、甘油10.0份、丙二醇12.0份,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形成S3溶液;
[0043](7)在S1溶液搅拌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具有电刺激的材料0.5~2.0份、抗皱有效成分1.0~5.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1.0~6.0份、保湿剂25.0~35.0份、防腐氧化剂0.2~1.0份、稳定剂0.1~1份、粘结剂0.5~5.0份和水60.0~7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具有电刺激的材料0.5~2.0份、抗皱有效成分1.0~2.0份、水溶性高分子材料4.0~5.5份、保湿剂25~27.5份、防腐氧化剂0.35~0.60份、稳定剂0.1~0.7份、粘结剂0.6~1.0份和水60.0~7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电刺激的材料为压电氧化锌、压电铌酸钾钠、压电钛酸钡和聚偏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皱有效成分为肌肽逆龄液、蓝铜肽和乙酰基六肽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羟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聚丙烯酸钠和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丁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抗氧剂为酒石酸、对羟基苯甲酸、山梨酸和三乙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信号刺激促活性分子透皮吸收和皮下组织生长的凝胶贴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相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