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771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第一光学镜片、第二光学镜片、第三光学镜片、第四光学镜片和第五光学镜片,第一光学镜片设置于显示器的出光光路上,第二光学镜片设置于第一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第三光学镜片设置于第二光学镜片的反射光光路上,第四光学镜片设置于第三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与第一光学镜片之间设有第五光学镜片;其结构紧凑,视场角范围大,人眼可移动范围大,能够适配近视用户,单屏幕可显示不同的双画面图像,远距离画面能够满足观看需求,近距离画面能够满足菜单操作等近距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户体验感。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工作学习各方各面都与显示屏幕密不可分。电子观看产品在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人们长期呆在一个相对较近的距离进行观看,导致人眼晶状体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一现象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之中尤为突出,其近视的比率已经上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0003]为了能很好的兼顾远距离图像观看和近距离画面菜单操作,目前市场上一部分产品,一部分是采用机械调整的方式,通过移动屏幕或者镜片来实现虚像距离的改变,使得整机的重量较重,机构臃肿,并且只能做到单画面显示,一部分则是使用两个屏幕来进行不同画面的显示,两套不同的光学系统,使得整个设备的体积重量都大大增加,成本也会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体积小,成像质量好,视场角范围大,能够适配近视用户,可以对眼睛进行锻炼,起到保护眼睛,矫正视力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000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第一光学镜片、第二光学镜片、第三光学镜片、第四光学镜片和第五光学镜片,所述第一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器的出光光路上,所述第二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所述第三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的反射光光路上,所述第四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三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所述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之间设有所述第五光学镜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二显示区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五光学镜片透射出去进入所述第一光学镜片。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包括第一光学基片和第一相位延迟膜,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基片的一侧。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包括第一光学基片、第一偏振吸收膜和第一相位延迟膜,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显示器的一侧。
[0009]可选的,所述第四光学镜片包括第四光学基片和全反射膜,所述全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基片的靠近所述第三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三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五光学镜片均为透射镜。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振吸收膜、第二偏振反射膜、第二相位延迟膜和增透光学膜;
[0011]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靠近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增透光学膜。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振吸收膜、第二偏振反射膜、第二相位延迟膜和增透光学膜;
[0013]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增透光学膜。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振吸收膜、第二偏振反射膜、第二相位延迟膜和增透光学膜;
[0015]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增透光学膜。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振吸收膜、第二偏振反射膜、第二相位延迟膜和增透光学膜;
[0017]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增透光学膜。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形成的虚像的视场角为FOV1,其满足:10
°
≤FOV1≤50
°
;所述第二显示区形成的虚像的视场角为FOV2,其满足:10
°
≤FOV2≤50
°

[0019]上述各光学镜片中,增透光学膜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光学镜片的透过率,降低杂散光带来的影响;偏振膜的作用是吸收某一方向的线偏振光,透射另一方向的线偏振光;偏振反射膜的作用是反射某一方向的线偏振光,透射另一方向的线偏振光;相位延迟膜的作用是对光线的偏振态进行调制,即将一种偏振形态的光线转变为另一种偏振形态的光线,例如,将线偏振光转为圆偏振光。
[0020]本技术揭露的各光学镜片中,所有的偏振膜、偏振反射膜和相位延迟膜的厚度均小于0.2mm。
[0021]本技术中,制成上述各光学镜片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玻璃,所选材料的折射率为N,色散系数为V,其应满足1.3<N<2.0,20<V<70。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
轻,成像质量好,视场角范围大,能够满足双目同时进行观看,人眼可移动范围大,能够适配近视用户,可以对眼睛进行锻炼,起到保护眼睛,矫正视力的作用,单屏幕可显示不同的双画面图像,远距离画面能够满足观看需求,近距离画面能够满足菜单操作等近距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的光学架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光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第二光学镜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第二光学镜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第二光学镜片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第二光学镜片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第四光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的光学架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实施例二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第一光学镜片、第二光学镜片、第三光学镜片、第四光学镜片和第五光学镜片,所述第一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器的出光光路上,所述第二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所述第三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的反射光光路上,所述第四光学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三光学镜片的透射光光路上,所述显示器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之间设有所述第五光学镜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二显示区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五光学镜片透射出去进入所述第一光学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包括第一光学基片和第一相位延迟膜,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基片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包括第一光学基片、第一偏振吸收膜和第一相位延迟膜,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显示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学镜片包括第四光学基片和全反射膜,所述全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基片的靠近所述第三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三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五光学镜片均为透射镜。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振吸收膜、第二偏振反射膜、第二相位延迟膜和增透光学膜;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靠近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反射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光学基片的远离所述第二偏振吸收膜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增透光学膜。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屏幕双像放大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包括第二光学基片、第二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莹王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