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61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流量控制分流阀、过滤模块和控制模块,流量控制分流阀包括阀体和流量控制机构,阀体内设有阀腔,阀体上设有阀入口、阀出口、分流口,引流管的一端与阀入口连接,阀出口通过导流管与过滤模块的入口连接,过滤模块的出口与引流袋连接,流量控制机构设于阀腔内,分流口与所述流入腔连通,引流袋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温度控制流量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流量控制分流阀上设有分流口,可以通过该分流口对引流液进行抽取化验,过滤模块可以防止引流的组织对进入引流袋内对出口开关造成堵塞,根据温度感应来控制流量大小,防止过度引流导致患者不适应。防止过度引流导致患者不适应。防止过度引流导致患者不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腔引流是患有血气胸的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属于一类闭式引流,所需要的设备为引流管加闭式引流瓶或引流袋,在使用时,将引流管的一端放置在胸腔内,另一端接引流瓶或引流袋,置入引流管的方法有经皮切开或穿刺置管。手术中胸腔闭式引流的特点是引流管均较粗、胸腔内置管较长、引流口在侧胸壁、对气体及液体引流均适用、置管方式为经皮切口置入。通过胸腔引流的方式从而促使患者的肺组织重新膨胀,恢复患者正常呼吸。
[0003]胸腔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对引流液进行化验则需要在引流瓶或引流袋中进行抽取,容易造成引流不方便以及污染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引流装置无法控制流量,容易造成过度引流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以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分流阀、过滤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流量控制分流阀包括阀体和流量控制机构,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体上设有阀入口、阀出口、分流口,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阀入口连接,所述阀出口通过导流管与过滤模块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模块的出口与引流袋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机构设于所述阀腔内,该流量控制机构用于将阀腔分割为流入腔和流出腔,所述分流口与所述流入腔连通,所述引流袋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温度控制所述流量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流量传感模块和第二流量传感模块,所述第一流量传感模块和第二流量传感模块均与计算模块连接,所述计算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流量传感模块和第二流量传感模块的流量差控制所述流量控制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隔片、第二隔片、挡板和电磁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隔片位于所述阀入口一侧的所述阀腔内,所述第二隔片位于所述阀出口一侧的所述阀腔内,所述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用于将阀腔分割为流入腔和流出腔,所述第一隔片和第二隔片之间形成一供流体从流入腔向流出腔流动的开口,所述挡板通过电磁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电磁控制机构用于通过所述挡板控制所述开口的开闭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弹簧、动铁心、线圈模块、支架和定铁心,所述阀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定铁心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述定铁心的一端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梅胡丽娟肖彩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