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及其固沙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49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及其固沙障,属于防风固沙技术领域,固沙网包括由若干条绳子编织而成的内网体、连接控制内网体的拉绳,固沙障包括上述固沙网和固定固沙网的固定桩;若干条绳子通过双套结固定在拉绳上,拉绳如渔网中的曳纲一样,是固沙网的控制者,确定固沙网的空间形态、固沙网尺寸、形状与稳定。内网体是固沙网的主体,其网目的目脚的长度至少为绳子直径的10倍;带有压头的固定桩可将上述固沙网固定在沙面上,保证了固沙网在沙面上的稳定性。在铺设时,纲举目张,保证了固沙网有序的摊铺,大幅提高了铺设的简便性;当将固沙网罩在流动沙面后,网体可将风与沙面分割,并在网目内形成局部涡流,阻风固沙。阻风固沙。阻风固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及其固沙障


[0001]本技术涉及防风固沙
,特别是涉及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及其固沙障。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流动沙地面积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17%,风沙危害是我国干旱区主要的灾害之一。设置固沙障是固定流沙的重要措施,也是流动沙地植树造林的保障。固沙网为流动沙地治理中常用的固沙装置,通常采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相较于其他固沙障,设置工序少,布设容易,限制条件少。使用时,只需将固沙网铺开,使固沙网罩在流沙表面上,然后用U型钉或其他固定件将固沙网固定在沙地上,便完成了一道固沙障的设置,起到减缓风速,固定流沙的作用。如专利号为“200410042479.1”,名称为“一种防沙网”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由麦秸、稻草、棉秆或杂草的纤维按照经线、纬线方式纺织而成的防沙网,将其覆盖在沙面后,便可达到固沙作用,同时上述防沙网还在纤维绳内加入肥料及种子,当种子在防沙网上面生长后会形成植被,有防沙治沙及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0003]固沙网是通过网体隔离风和沙,以及网绳与网目对风沙流的干扰起到了固沙防风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固沙网适宜网目研究并不多,通常将固沙网网目做的较密,以增大固沙网隔离风与沙的作用,达到防风固沙效果。固沙网的网目过密,相应的增加成本,同时网目的尺寸变小,均匀度增大,粗糙度变小,固沙网降低风速作用相应降低,实际使用过程中防风固沙效果并不理想。此外按照经线、纬线方式纺织的固沙网,由于经线、纬线不分主次,在设置和控制时主次不分,铺设时不易控制,容易缠绕,不便于进行固沙网沙障设置。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及其固沙障,内网体固定在拉绳所构成的外轮廓中,拉绳就像渔网上的曳纲,摊铺时,内网体受到拉绳控制,纲举目张,设置起来有条不紊,方便控制,简单快捷;同时内网体上网目的目脚的长度至少为编织内网体的绳子直径的10倍,风经过固沙网时,此尺寸下的网目不仅能够扰乱气流,使气流在网目内形成局部涡流,减缓局部风速,减少风携带砂的数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包括由若干条绳子编织而成的内网体、将所述内网体连结在其中的拉绳,若干条所述绳子通过双套结固定在所述拉绳上,所述内网体上网目的目脚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绳子直径的10倍。
[0006]优选地,所述网目为菱形或正方形。
[0007]优选地,每个所述网目包括四个结节,每个所述结节由相邻的两个所述绳子打结而成。
[0008]优选地,所述结节为相邻两根绳子并列打成的双单结。
[0009]优选地,所述绳子的直径为2~3cm,所述目脚的长度为20~30cm。
[0010]优选地,所述内网体为宽长方形、圆形、新月形。
[0011]优选地,所述绳子为草绳,所述拉绳为草绳、棕绳或麻绳。
[0012]还提供了一种固沙障,采用了上述的渔网型固沙网,包括带有压头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桩尖和桩身依次插入沙地后,所述压头将所述固沙网压在沙面上。
[0013]优选地,所述固定桩的桩身从所述压头到所述桩尖的直径逐渐缩小。
[0014]优选地,所述网目内可种植固沙植物。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1.本技术中的固沙网由拉绳和内网体构成,拉绳形成固沙网的外轮廓,内网体连接在拉绳之间受拉绳控制,拉绳如渔网中的曳纲一样,是固沙网的控制者,确定固沙网的空间形态,控制固沙网尺寸、形状与稳定;铺设时,纲举目张,固沙网有条不紊的摊铺开,大幅提高铺设效率;内网体是固沙网的主体,由绳子编织而成,具有多个网目,网目的目脚的长度至少为绳子直径的10倍,罩在流动沙面后,固沙网上密布此长规格的网目能够形成局部涡流,继而降低风速,减少风携带砂量,同时也能够使风携带来的沙子沉降在网目之中。
[0017]2.本技术中结节为相邻两根绳子并列打成的双单结,内网体双单结的编织方式简单且结构稳定,可保证整体固沙网的结构稳定,同时可满足固沙网的快速编织,甚至是现场进行编织。
[0018]3.本技术中绳子为草绳,拉绳为草绳、棕绳或麻绳,均采用植物纤维制作而成,满足绿色环保的需求,且材料易得,成本低,满足大面积固沙需求。
[0019]4.本技术中公开的固沙障中采用带有压头的固定桩对固沙网进行固定,固定桩的桩身插入沙地后,其压头能够死死的将固沙网压在沙面上,保证固沙网的稳定,同时当固沙网损坏时,通过将固定桩起出,可快速将固沙网拆下进行更换。
[0020]5.本技术中网目内可种植固沙植物,与固沙网形成综合防风固沙体系,通过植物进一步提高了防风固沙作用,减轻风沙灾害。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固沙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固沙网;2、固定桩;3、拉绳;4、绳子;5、双套结;6、结节;7、网目;8、目脚;9、压头;10、桩身;11、桩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内网体和将内网体围在其中的拉绳3,内网体由若干条绳子4编织而成,每条绳子4均通过双套结方式固定在拉绳3上,内网体上网目7的目脚8的长度根据绳子4的粗细决定,目脚8的长度至少为绳子4直径的10倍,此目脚8长度下所形成的网目7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且增加经过每个网目7的风形成局部涡流,继而降低风速,不仅能够减少风将沙子携带出固沙网1,同时还能将风携带过来的沙子沉降在固沙网1的网目7中。同时本固沙网1在铺设时,由于内网体连接在拉绳3上,内网体受拉绳3控制,拉绳3就如同曳纲一样,纲举目张,只要拉绳3所形成的外轮廓张铺好,内网体也就自然伸展,使固沙网1的铺设变得简易可行,缩短固沙网1铺设时间。
[0027]固沙网1具体制作过程为:首先,根据治沙现场的地形与地貌确定固沙网的形状与大小,量好拉绳3的长度;然后,根据当地风沙强度确定双套结5的间距大小,将绳子4打两个并列的绳圈,将左边的绳圈拉到另一个绳圈的后边,然后将拉绳3穿过两个绳圈后,同时收紧两个绳圈便可形成双套结5,将绳子4固定在拉绳3上,此时绳子4两端的绳身均向一侧延伸。最后,将连在拉绳3上的相临的两条绳子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条绳子编织而成的内网体、将所述内网体连结在其中的拉绳,若干条所述绳子通过双套结固定在所述拉绳上,所述内网体上网目的目脚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绳子直径的1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目为菱形或正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网目包括四个结节,每个所述结节由相邻的两个所述绳子打结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结节为相邻两根绳子并列打成的双单结。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渔网型固沙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的直径为2~3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俊刘淑娟刘筠李亚琦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