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729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下部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漏板、下料斗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腔与下料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所述一号连接环的内孔与连接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一号连接环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撒料装置,所述撒料装置上安装有一号垫圈,所述一号垫圈的下端与一号连接环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垫圈的上端安装有内齿轮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可以将饲料打碎并搅拌均匀,同时,可以使饲料均匀地落到水面上,使每个稻虾都能够吃到饲料,避免因吃不到饲料导致稻虾生长缓慢、自相残食,养殖效果好。养殖效果好。养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喂食
,特别涉及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中低山区、丘陵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水稻田,且这些水稻田一般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同时这些水域有机质丰富,单块水稻田大小合适,现有技术中,养殖户因地制宜,沿着田埂四周开挖养虾沟,从而进行稻田小龙虾养殖。投喂饲料也成了小龙虾养殖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0003]投喂饲料过程中投喂量的控制对小龙虾的产量影响较大,若投喂不均匀,小龙虾因饲料堆积,吃不到饲料而自相残食,也容易导致小龙虾吃不到饲料生长缓慢,生长不均。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下部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漏板、下料斗和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腔与下料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筒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养殖用喂食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腔下部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漏板(2)、下料斗(3)和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筒(5),所述连接筒(5)的内腔与下料斗(3)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筒(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环(6),所述一号连接环(6)的内孔与连接筒(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一号连接环(6)的下端活动安装有撒料装置(7),所述撒料装置(7)上安装有一号垫圈(8),所述一号垫圈(8)的下端与一号连接环(6)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垫圈(8)的上端安装有内齿轮圈(9),所述底板(4)的下端安装有一号电机(10),所述一号电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与内齿轮圈(9)传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旋转柱(12),所述旋转柱(12)的上端安装有一号锥齿轮(13),所述旋转柱(12)的外圆柱面上部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与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12)的外圆柱面下部安装有搅拌杆(15),所述旋转柱(12)的下端安装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下端与漏板(2)的上端接触,所述筒体(1)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二号电机(17),所述二号电机(17)的输出端贯穿筒体(1)的内壁面并安装有二号锥齿轮(18),所述二号锥齿轮(18)与一号锥齿轮(13)传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顶板(19),所述顶板(19)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20),所述进料斗(20)的内腔和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底板(4)的下端安装有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桂香韦信贤吴祥庆谭红连黄光华李旻廖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