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16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包括支架,还包括若干均匀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承载架,位于第一承载架内转动的设有第二承载架,第二承载架内竖直活动设有绿植箱体,绿植箱体包括用于种植绿植的绿植承载箱及与绿植承载箱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水箱,贯穿绿植承载箱底部及储水箱顶部固定设有若干引水棒,绿植承载箱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水箱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绿植承载箱与储水箱的配合,使得在浇灌植物时多余的水分经通孔进入储水箱内进行存储,并配合引水棒将位于储水箱内的水分逐渐缓释至绿植承载箱内,以此,不仅解决了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可长久的保持位于绿植箱体内的用于种植绿植的土壤的湿度。于绿植箱体内的用于种植绿植的土壤的湿度。于绿植箱体内的用于种植绿植的土壤的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园林绿植架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08435137U提供的一种倾斜式安装的园林景观绿植摆放架,包括倾斜式放置架、放置座、喷管、撑杆组件和开关;所述底座为左右两处,且这两处底座的内侧面粘合有一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后侧按前倾方式垂直焊接有一处倾斜式放置架;所述倾斜式放置架的前端面安其倾斜面自上向下排列安装有三处放置座,使这些水箱底座形成一个回流结构。上述装置通过回流管连接在底板上,底板上接取的多余水体又会回流到水箱内,再次利用,节省水能,且底座在具有底座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具有水箱回收及供水功能,但是,回流至水箱内的水仍需通过抽水泵将水体喷入幼苗盆内进行灌溉,并不能给幼苗盆内一定缓冲水量,造成对幼苗的养护质量不高,且,只有当幼苗盆内水分较少时,上述装置才通过抽水泵对幼苗进行浇灌,造成幼苗生长的土壤环境不稳定,影响幼苗生长,此外,上述装置只能对幼苗进行固定方位进行培养,使得幼苗对阳光的吸收不均匀,导致幼苗发育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包括支架,还包括若干均匀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承载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架内转动的设有第二承载架,所述第二承载架内竖直活动设有绿植箱体,所述绿植箱体包括用于种植绿植的绿植承载箱及与绿植承载箱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水箱,贯穿所述绿植承载箱底部及储水箱顶部固定设有若干引水棒,且所述引水棒的一端伸入绿植承载箱内,其另一端伸入储水箱内,所述绿植承载箱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水箱连通的通孔,当向绿植承载箱内通入水体时,该水体透过通孔进入储水箱内。
[0006]优选的,位于储水箱内的所述引水棒的端部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接触设置,位于绿植承载箱内的所述引水棒的端部为树杈式结构设置,当所述绿植放置在绿植承载箱内时,该绿植位于若干树杈式结构的所述引水棒围合区域内。
[0007]优选的,所述引水棒为引水棉芯棒。
[0008]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架侧端与绿植箱体侧端之间对称的设有两处转动齿轮,且所述转动齿轮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承载架的侧端内壁和绿植箱体的侧端外壁啮合连接,当位于绿植箱体左端的所述转动齿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绿植箱体相对于第二承载架处于向下移动状态,当位于所述绿植箱体左端的所述转动齿轮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绿植箱体相对于第二承载架处于向上移动的状态。
[0009]优选的,位于所述绿植箱体的底部外端与第二承载架的底部内端之间均匀固定设
有若干弹簧,当所述绿植箱体向下移动时,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绿植箱体的上端与第二承载架的上端齐平时,所述弹簧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0010]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架与第二承载架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承载架转动状态的旋转圆盘,且所述旋转圆盘的上端面与第二承载架装配固定连接,当所述旋转圆盘转动时,所述第二承载架与旋转圆盘保持相同的转动状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绿植承载箱与储水箱的配合,使得在浇灌植物时多余的水分经通孔进入储水箱内进行存储,并配合引水棒将位于储水箱内的水分逐渐缓释至绿植承载箱内,以此,不仅解决了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可长久的保持位于绿植箱体内的用于种植绿植的土壤的湿度,利于植物生长,同时避免了频繁浇水的工序,此外,本技术通过第二承载架与旋转圆盘及第一承载架的配合,改变第二承载架的位置,进而改变绿植箱体的位置,以此,通过改变绿植箱体的位置,来改变绿植朝向阳光的位置,以此使绿植的不同面适应不同的阳光强度,利于对阳光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单个转动齿轮与第二承载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单个弹簧与第二承载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2第一承载架、3第二承载架、4绿植箱体、401绿植承载箱、402储水箱、403引水棒、404通孔、5转动齿轮、6弹簧、7旋转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0]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包括支架1,还包括若干均匀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承载架2,位于第一承载架2内转动的设有第二承载架3,第二承载架3内竖直活动设有绿植箱体4,绿植箱体4包括用于种植绿植的绿植承载箱401及与绿植承载箱401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水箱402,贯穿绿植承载箱401 底部及储水箱402顶部固定设有若干引水棒403,该引水棒403为引水棉芯棒,且引水棒403的一端伸入绿植承载箱401内,其另一端伸入储水箱402内,绿植承载箱401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水箱 402连通的通孔404,当向绿植承载箱401内通入水体时,该水体透过通孔404进入储水箱402内;其中,位于储水箱402内的引水棒403的端部与储水箱402的底部接触设置,位于绿植承载箱401内的引水棒403的端部为树杈式结构设置,当绿植放置在绿植承载箱401内时,该绿植位于若干树杈式结构的引水棒403围合区域内;
[0021]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绿植的防护效果,本技术将绿植箱体4竖直活动的设置在
第二承载架3内,以此当阳光比较强烈时,通过将绿植箱体4向下移动,使得与土壤接触的绿植的根部遮挡在第二承载架 3内来避免阳光直射,进而降低水分的蒸发速率,或将绿植的枝叶部分也下移至第二承载架3内,以此降低强烈阳光对绿植的损伤,具体的,本技术在位于第二承载架3侧端与绿植箱体4侧端之间对称的设有两处转动齿轮5,且转动齿轮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承载架3的侧端内壁和绿植箱体4的侧端外壁啮合连接,当位于绿植箱体4左端的转动齿轮5顺时针转动时,绿植箱体4相对于第二承载架3处于向下移动状态,当位于绿植箱体4左端的转动齿轮5逆时针转动时,绿植箱体4相对于第二承载架3处于向上移动的状态;
[0022]为了进一步提高绿植箱体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位于绿植箱体4的底部外端与第二承载架3的底部内端之间均匀固定设有若干弹簧6,当绿植箱体4向下移动时,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当绿植箱体4的上端与第二承载架3的上端齐平时,弹簧6处于自由伸缩状态,以此,在绿植箱体4 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弹簧6对绿植箱体4进行顶触缓冲,同时,配合转动齿轮5对绿植箱体4侧端的凸齿咬合作用,使得在绿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均匀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承载架(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架(2)内转动的设有第二承载架(3),所述第二承载架(3)内竖直活动设有绿植箱体(4),所述绿植箱体(4)包括用于种植绿植的绿植承载箱(401)及与绿植承载箱(401)底部固定连接的储水箱(402),贯穿所述绿植承载箱(401)底部及储水箱(402)顶部固定设有若干引水棒(403),且所述引水棒(403)的一端伸入绿植承载箱(401)内,其另一端伸入储水箱(402)内,所述绿植承载箱(401)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储水箱(402)连通的通孔(404),当向绿植承载箱(401)内通入水体时,该水体透过通孔(404)进入储水箱(4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其特征在于:位于储水箱(402)内的所述引水棒(403)的端部与所述储水箱(402)的底部接触设置,位于绿植承载箱(401)内的所述引水棒(403)的端部为树杈式结构设置,当所述绿植放置在绿植承载箱(401)内时,该绿植位于若干树杈式结构的所述引水棒(403)围合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园林绿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棒(403)为引水棉芯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蕊徐晨吴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