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建筑机电安装
,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
[0003]建筑机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系统和智能系统六个方面。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包含运行效果,节能与否以及建筑物真正投入使用中时是否实用。
[0004]在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工人带着一些物品(包含施工时需要用到的工具和物料等)在支撑架上,并根据需要上升至指定高度施工。目前的此类支撑架大多只能进行一次升高,在支撑架高度有限的范围内可以升高的范围较小,工人在一定高度的位置施工时,常需要弯腰从脚下拿取物品,导致施工较为麻烦。
[0005]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其能够根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座、升降台、第一升降装置、内滑座、第二升降装置、安装座和支撑板,其中:所述升降台嵌设在所述置物座的上表面中并相对于所述置物座竖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升降台和所述置物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升降台和所述置物座用于相对于所述置物座升降所述升降台,所述内滑座嵌设在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中并相对于所述升降台竖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内滑座和所述升降台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内滑座和所述升降台用于相对于所述升降台升降所述内滑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的升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且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中竖向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升降台包括基座、左边沿和右边沿,所述左边沿和所述右边沿均水平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顶部的左边和右边且均连接所述的基座的顶部,所述基座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竖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的基座的顶部凸出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所述左边沿位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左侧的上方,所述右边沿位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右侧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沿左右方向相互间隔设置,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左边沿和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左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左边沿和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左侧用于相对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左侧升降所述左边沿,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右边沿和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右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右边沿和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右侧用于相对于所述的置物座的上表面的右侧升降所述右边沿,所述内滑座嵌设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中并相对于所述基座竖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内滑座和所述基座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内滑座和所述基座用于相对于所述基座升降所述内滑座,所述安装座的数目为2个,2个所述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边沿的上表面和所述右边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板的数目和所述的安装座的数目相同,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机电安装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台的上表面中竖向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内滑座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并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竖向可移动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丝杠和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水平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升降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凹槽竖向可移动设置并由所述第二凹槽水平转动限位,所述内滑座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丝杠竖向设置并竖向穿设且螺纹啮合所述升降板,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并连接所述丝杠用于驱动所述丝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鸿星,王浩,王忠庆,刘恒杰,刘阳,周旻娴,李林,张金鹏,王跃飞,刘本奎,高维,唐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