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553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乳胶技术领域,包括预硫化、去甲醛、离心浓缩、水浴加热以及干燥硫化,向预硫化天然胶中加入甲醛去除剂,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5g的甲醛去除剂,甲醛去除剂由甲醛捕获剂、三乙醇胺、偏重亚硫酸、无水乙醇以及渗透剂组分而制成,加入甲醛去除剂后,对其再次进行升温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每隔十分钟加入9g促进剂与硫磺混合物。该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通过加入去甲醛剂,使得硫化后的乳胶制品不会含有甲醛味道,且在甲醛捕获剂和渗透剂的作用下,能够对甲醛的去除更加的彻底,使其不会含有残留甲醛,进而对人员的健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人员的健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人员的健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乳胶
,具体为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天然乳胶是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液体,呈乳白色,天然乳胶拥有舒适自然的各种特性,无化学合成物,与肌肤接触不但不会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而且会让人感到很舒适,高科技自然环保乳胶保证,天然乳胶床垫、枕头、抱枕、腰枕、坐垫、汽车头枕发泡鞋业、海绵、气球、手套、浸渍制品、贴合、植绒,造纸、模具等等。
[0003]中国专利号为CN110294849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胶乳预硫化的方法和乳胶制品。所述天然胶乳预硫化的方法,以二烯丙基硫化物作为硫化剂,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对所述天然胶乳进行预硫化。所述乳胶制品,使用所述的天然胶乳预硫化的方法制得的预硫化天然胶乳制得。本申请提供的天然胶乳预硫化的方法,预硫化后所形成的交联键与传统的硫黄硫化体系基本一致,为多硫键或单硫键,硫化胶膜的性能基本一致;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预硫化天然胶乳,对应的硫化胶膜透明,无亚硝胺残留,无锌污染,能彻底解决乳胶制品表面“喷霜”问题;预硫化天然胶乳的硫化程度基本保持不变,可以长时间停放,有利于下游企业生产管理。
[0004]但是采用上述专利对比例中的乳化方法后,使得硫化后的乳胶制品具有甲醛的味道,进而会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没有对此缺陷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解决了目前对乳胶制品进行硫化后,胶制品具有甲醛的味道,进而会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的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预硫化:将需要硫化的天然乳胶放入到硫化剂中,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10~13g硫化剂,对其进行搅拌加热,使其完成预硫化,得到预硫化天然胶;
[0011]S2、去甲醛:对步骤S1中形成的预硫化天然胶进行降温处理,使其降温到30~35℃时,向预硫化天然胶中加入甲醛去除剂,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5~ 8g的甲醛去除剂,甲醛去除剂由甲醛捕获剂、三乙醇胺、偏重亚硫酸、无水乙醇以及渗透剂组分而制成,加入甲醛去除剂后,对其再次进行升温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每隔十分钟加入9~16g促进剂与硫磺混合物;
[0012]S3、离心浓缩:将步骤S2中所得的溶液加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浓缩,得到浓缩
预流化天然乳胶;
[0013]S4、水浴加热:将步骤S3中所得的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放入到水浴皿中,对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进行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85~95℃,加热时间为15~ 18min;
[0014]S5、干燥硫化:将步骤S4中水乳完成的乳胶放入到干燥箱中,在110~ 145℃的温度下干燥10~20min。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硫化剂的成分包括有硅烷偶联剂和油性乳化剂、水性乳化剂以及二硫化铜,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烷偶联剂22~36份、油性乳化剂6~12份、水性乳化剂6~8份、二硫化铜3~12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搅拌速度为8~14r/s,加热温度为80~130℃,保温时间为30min,采用逐渐递增的方式进行加热,每分钟升温9~15℃。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甲醛去除剂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甲醛捕获剂3~9份、三乙醇胺2~4份、偏重亚硫酸3~8份、无水乙醇10~16份以及渗透剂2~5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搅拌速度为8~14r/s,加热温度为90~150℃,保温时间为50min。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准备二环己胺5~8 份、异丙醇4~6份以及2

琉基苯噻唑6~9份,然后将二环己胺和异丙醇以及2

琉基苯噻唑混合在一起,并且在50~70℃的温度下,加入氨水12~22g 进行溶解,溶解后对其进行过滤筛选处理,得到滤液即为促进剂。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离心速度为6~9r/s,离心时间为5~10min。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在水浴加热时,加热的水采用蒸馏水,温度每分钟以20~25℃的速度进行升温。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在干燥时,使干燥箱处于密封状态,然后向干燥箱中通入惰性气体氦气作为保护气体。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干燥完毕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完成天然乳胶制品的硫化工作。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1、该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通过加入去甲醛剂,使得硫化后的乳胶制品不会含有甲醛味道,且在甲醛捕获剂和渗透剂的作用下,能够对甲醛的去除更加的彻底,使其不会含有残留甲醛,进而对人员的健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0027]2、该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通过在促进剂的作用下,能够提高乳胶制品的硫化效果,且与传统硫化后的乳胶制品相比,本工艺中的乳胶制品纯净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三种技术方案:
[0031]实施例一
[0032]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预硫化:将需要硫化的天然乳胶放入到硫化剂中,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10g硫化剂,对其进行搅拌加热,使其完成预硫化,得到预硫化天然胶;
[0034]S2、去甲醛:对步骤S1中形成的预硫化天然胶进行降温处理,使其降温到30℃时,向预硫化天然胶中加入甲醛去除剂,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5g的甲醛去除剂,甲醛去除剂由甲醛捕获剂、三乙醇胺、偏重亚硫酸、无水乙醇以及渗透剂组分而制成,加入甲醛去除剂后,对其再次进行升温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每隔十分钟加入9g促进剂与硫磺混合物;
[0035]S3、离心浓缩:将步骤S2中所得的溶液加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浓缩,得到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
[0036]S4、水浴加热:将步骤S3中所得的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放入到水浴皿中,对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进行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85℃,加热时间为15min;
[0037]S5、干燥硫化:将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硫化:将需要硫化的天然乳胶放入到硫化剂中,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10~13g硫化剂,对其进行搅拌加热,使其完成预硫化,得到预硫化天然胶;S2、去甲醛:对步骤S1中形成的预硫化天然胶进行降温处理,使其降温到30~35℃时,向预硫化天然胶中加入甲醛去除剂,每100g天然乳胶加入5~8g的甲醛去除剂,甲醛去除剂由甲醛捕获剂、三乙醇胺、偏重亚硫酸、无水乙醇以及渗透剂组分而制成,加入甲醛去除剂后,对其再次进行升温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每隔十分钟加入9~16g促进剂与硫磺混合物;S3、离心浓缩:将步骤S2中所得的溶液加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浓缩,得到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S4、水浴加热:将步骤S3中所得的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放入到水浴皿中,对浓缩预流化天然乳胶进行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85~95℃,加热时间为15~18min;S5、干燥硫化:将步骤S4中水乳完成的乳胶放入到干燥箱中,在110~145℃的温度下干燥10~2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硫化剂的成分包括有硅烷偶联剂和油性乳化剂、水性乳化剂以及二硫化铜,由如下组份制备而得:硅烷偶联剂22~36份、油性乳化剂6~12份、水性乳化剂6~8份、二硫化铜3~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甲醛残留的天然乳胶制品硫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搅拌速度为8~14r/s,加热温度为80~130℃,保温时间为30min,采用逐渐递增的方式进行加热,每分钟升温9~15℃。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能强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沃荷乳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