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518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包括炉床(1)以及设置在炉床下端的灰斗(11),在所述灰斗(11)内设有与排气管(2)连通的空气分配套,在所述灰斗(11)的出料位置设有自动排灰装置,所述自动排灰装置包括上箱体(41)、下箱体(42)和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积灰筒(31),在该上箱体(41)内设有超声波定位探头(43),所述超声波定位探头(43)和伺服电机(5)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空气分配套形成螺旋上升的旋风,增强进风压力,能从炉床的间隙快速进入燃烧室,提高进风量的同时在灰斗下端设置自动排灰装置,不仅能防止进风外流,在充分燃烧的前提下还能保证炉灰及时排出,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用便捷。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排灰助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炉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灰助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目前的焚烧炉中,灰斗里设有进气管,进气管排出的空气经炉床的间隙进入燃烧室助燃,而灰斗下端还直接连通有排灰母管,导致进入灰斗的空气同时向炉床和排灰母管两个方向同时流动,而炉床上的炉灰堆积在间隙中,削减了向上流通至锅炉燃烧炉床的空气流量,造成供气量流失,使得氧气量不达标、燃烧不充分,进而导致垃圾不能被完全燃烧,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有利于保证燃烧供气量,又能有效排出炉灰的自动排灰助燃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包括炉床以及设置在炉床下端的灰斗,在所述灰斗内设有与排气管连通的空气分配套,每个所述空气分配套包括支撑架和套芯,在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外壳,在所述套芯与支撑架之间沿圆周方向绕设连接有至少两个扇片,相邻两个所述扇片与外壳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空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包括炉床(1)以及设置在炉床下端的灰斗(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灰斗(11)内设有与排气管(2)连通的空气分配套,每个所述空气分配套包括支撑架(21)和套芯(22),在所述支撑架(21)上连接有外壳(27),在所述套芯(22)与支撑架(21)之间沿圆周方向绕设连接有至少两个扇片(23),相邻两个所述扇片(23)与外壳(27)内壁的对应位置合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在所述外壳(27)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空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连接孔(24),在该外壳(21)的外侧壁上对应连接孔(24)的位置处均连通设有一个曲面喷气管(25);在所述灰斗(11)的出料位置设有自动排灰装置,所述自动排灰装置包括支撑座(3),在所述支撑座(3)上设有积灰筒(31),在所述积灰筒(3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31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312),在该支撑座(3)的上端设有与进料口(311)连通的上箱体(41),下端设有与出料口(312)连通的下箱体(42),所述上箱体(41)与灰斗(11)的出料端连通固定,在该上箱体(41)内设有超声波定位探头(43),所述积灰筒(31)一端与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定位探头(43)和伺服电机(5)均与PLC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芯(22)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绕设有六个扇片(23),每个所述扇片(23)均为圆弧状结构,在所述外壳(21)的外侧壁上对应连接孔(24)的位置处沿扇片(23)的外切线方向均连通设有一个曲面喷气管(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套芯(22)的底部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块(221),所述锥形块(221)大径端的直径与套芯(22)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芯(22)为空心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灰助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喷气管(25)螺接在外壳(21)的外侧壁上,在所述曲面喷气管(25)上设有台阶孔,在所述外壳(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儒春向鹏陈绍敏李江涛张术林董长昊赖福晴徐瑶刘宇马焱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