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袋筑堤坝技术是指在坝址以充填淤泥、泥砂的管袋堆叠围堰后吹填形成支撑主体的堤坝,管袋坝特别宜建于基础较软弱、附近具有合适充填淤泥、泥砂的地带,由于坝身无须块石及其他粗颗粒料,可节省大量外购材料及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就地取水作为管袋内构筑物,施工装备少且价格低。
[0003]由于管袋的袋体面积大、整体性强,均匀分散地基的集中受力、适应不均匀沉降,且管带与软土的交界面符合水力稳定条件,可避免接触面冲刷侵蚀,不仅作为水库堤坝、海堤、围滩造陆的匡围堤坝,还在可用于防洪救灾筑堤堵水。
[0004]目前,管袋由软质的有纺布缝合而成,且管的长度有限,在用作汛期防洪时铺设不变,同时管袋质地柔软无法对灌注在其内部内的水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进而使得其抗洪水冲击能力较弱,因此无法使用管袋快速筑堤防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内设有两个内管(13),两个所述内管(13)对称固定连接在外管(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两端均缝合有第一拉链(7),所述外管(1)的管壁上缝合有泥浆管带(4)和进水管带(8),所述进水管带(8)的下端延伸至外管(1)中并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内管(13)连接,所述外管(1)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支撑杆(17),多个所述支撑杆(17)的杆壁上均设有支撑机构;连接机构,用于对外管(1)中两个内管(13)进行连接,使相邻的内管(13)组成一个长管,在外管(1)内压力较大时内管(13)中的水通过连接机构排出;支撑机构,用于对防洪管袋式子堤的外管(1)进行固定,使外管(1)对灌水后的内管(13)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套管(9),且套管(9)的一端延伸至内管(13)的管口中,两个所述套管(9)的管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管(11),其中一个所述导管(11)的管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4),所述连接管(24)的上端与进水管带(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11)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杆(25),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25)的杆壁上通过通孔套接有螺栓(23),另一个所述连接杆(25)的杆壁通过第一螺纹孔与螺栓(23)螺纹连接,所述内管(13)的管壁上套接有C型结构的卡环(10),所述卡环(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25)的杆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4)内固定连接有横杆(27),所述横杆(27)的杆壁上通过矩形通孔套接有矩形杆(28),所述矩形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矩形杆(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3),所述定位杆(33)的杆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31),所述挡板(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环(32),所述挡板(31)的上下两端中心处开设有倒锥形结构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设有倒置的圆台(34),所述圆台(34)的中心处通过方孔与矩形杆(28)的杆壁套接,所述矩形杆(28)的杆壁上套接有弹簧(30),所述弹簧(30)的一端与圆台(3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5),所述限位环(35)与矩形杆(28)的杆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杆(28)的杆壁上套接有圆环(29),且圆环(29)位于挡板(31)的上方,所述圆环(29)的边缘处与连接管(24)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管袋式子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琼,鄢俊,张民,刘子栋,刘毅,黄昭杰,向宇虹,唐晶,李中旺,唐辉衡,芮群佳,严潮,郭蕊,付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