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44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噪声干扰源衰减效果较好的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具备:EMC网络(100),其用于接收交流信号;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200),其输入端耦接于EMC网络(100)的输出端,用于吸收和/或衰减电源相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共模噪声信号;辅助电源(300),其输入端与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2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经吸收和/或衰减后的交流信号;差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400),其输入端与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2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吸收和/或衰减电源相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差模噪声信号。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差模噪声信号。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差模噪声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降噪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通常交流电流为波浪的正弦波,其容易对旁边的电路产生电磁噪声干扰,即共模或差模噪声干扰,共模噪声经杂散电容等泄漏的噪声电流经由大地返回电源线,差模噪声产生在电源线之间,目前,通过采用双绞线并有效接地及在电源线之间设置电容,以减少干扰源。然而,采用双绞线并有效接地及在电源线之间连接电容对消除共模或差模噪声干扰的效果较差,共模或差模噪声将差动方式作用于电路,导致电路可能会发生错误,进而影响后级电路稳定性或可靠性。
[0003]因此,如何有效地衰减或消除噪声对后级电路的干扰,以提高负载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采用双绞线并有效接地及在电源线之间连接电容对消除共模或差模噪声干扰的效果较差,共模或差模噪声将差动方式作用于电路,导致电路可能会发生错误,进而影响后级电路稳定性或可靠性的缺陷,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EMC网络,配置于有源降噪电路内,用于接收交流信号;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EMC网络的输出端,用于吸收和/或衰减电源相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共模噪声信号;辅助电源,其输入端与所述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经吸收和/或衰减后的交流信号;差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其输入端与所述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吸收和/或衰减电源相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差模噪声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及所述差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不吸收50Hz频率的交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包括输入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EMC网络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EMC网络输出的所述交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噪声吸收/衰减网络还包括间歇稳压网络,所述间歇稳压网络的一端分别与所述EMC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间歇稳压网络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间歇稳压网络用于吸收和/或衰减电源相线或电源零线上的宽带共模噪声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交流电源有源降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稳压网络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相线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源零线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上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凯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