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4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改性纳米添加剂、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菌剂、微胶囊阻燃剂、润滑剂和相容剂制成的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进行熔融和混合、输送、剪切、熔融纺丝得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该制备过程中的物料流动性、相容性和加工稳定性好,得到的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拉伸强度可达24.73~34.62cN/dtex,氧指数可达36.2~38.6%,具有广谱抗菌效果,达到抗菌、阻燃多效合一,可用于海洋产业、安全防护、体育产业等领域。体育产业等领域。体育产业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英文全称: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简称UHMWPE)与碳纤维、芳纶纤维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特种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高性能纤维,也是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还具有突出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冲击、耐低温性和自润滑性等优异性能,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海洋产业、航空航天、安全防护、体育产业等多个领域。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民的健康意识、生命安全意识都在不断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在民用市场的需求量迅速提升,应用领域逐渐拓展。在防护用品等领域,民用纤维的抗菌和阻燃性能要求较高,而以往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改性中,较少涉及兼具抗菌与阻燃性能的改性。中国专利109385689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纳米组分与聚乙烯醇、海藻胶在水溶液中混合,经热处理后冷却,与偶联剂、聚乙二醇混合,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纳米添加剂;S2、将碳酸铈、聚丙烯酸酰胺、尿素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阻燃芯混合搅拌,分散得到铈包膜的微胶囊阻燃剂;S3、将由粘均分子量为100~24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粘均分子量为20~50万的高密度聚乙烯、粘均分子量为3000~50000的低分子量聚丙烯、改性纳米添加剂、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菌剂、微胶囊阻燃剂、润滑剂和相容剂组成的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后投入高速搅拌机,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物料;S4、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和混合、输送、剪切,经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单丝专用设备熔融纺丝挤出,水浴冷却,得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S5、将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丝进行三级高倍拉伸和卷绕,得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混合物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40~65%、高密度聚乙烯20~40%、低分子量聚丙烯1~10%、改性纳米添加剂1~3%、抗氧剂10100.1~1%、抗氧剂1680.1~1%、抗菌剂1~6%、微胶囊阻燃剂1~6%、润滑剂1~3%和相容剂0.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纳米组分由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有机蒙脱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纳米组分与聚乙烯醇、海藻胶按重量比1:1~20:1~10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菌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热处理冷却后的纳米组分、偶联剂、聚乙二醇按重量比5~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扬陈洋王孝军许桂红陈亚精王柱刘海生张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广业检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