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38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适用于油气地质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评价区内目标油气储层的全尺寸岩心,对比成像测井与岩心特征确定岩心方位;轴向平分岩心为n块扇形体,并制取其轴切面的铸体薄片;获取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油气地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储层非均质性是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时面临的重要问题。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各种性质在空间变化的属性,主要表现为岩石物质组成的非均质性和孔隙空间的非均质性。当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可以利用综合地质分析法、储层地质建模法和实验室分析法开展分析。
[0003]申请公布号CN104375204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分析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和装置,基于岩心刻度电成像测井资料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分析;申请公布号CN107219159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一种确定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和装置,依据待测储层各个深度组中所有地层内容,在测试渗透率基础上计算获取纵向非均质性指数,进而确定非均质性的评价结果;申请公布号CN112228050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致密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获取目标致密油储层的夹层密度、砂地比、渗砂层表征参数、砂体结构指数、孔隙度及含油指数,建立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评价模型;申请公布号CN112836393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熵分析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其主要以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归一化和粗粒化的处理方式,将测井信号根据不同尺度得到多个不同信息,构建多尺度熵曲线,实现储层非均质性评价。上述专利涉及的方法步骤较为繁琐,实用性、经济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性强、实用性和经济性并存的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在待评价区获取多口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以及每口钻井中与成像测井深度对应的多块全尺寸岩心,对比成像测井与岩心特征确定岩心的方位;将所有全尺寸岩心轴向平分岩心为n块扇形体,并制取其轴切面的铸体薄片;通过观测获取每个全尺寸岩心制作的铸体薄片,获取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再利用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计算出非均质性评价参数,进而获得非均质性指标函数,计算每口钻井中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利用插值方法绘制其平面等值线图,以此评价油气储层非均质性。
[0006]具体步骤:
[0007]步骤1,在待评价区内选择一口钻井,获取该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和与其对应深度的多块全尺寸岩心,由于取出的全尺寸岩心无法体现岩心方向,因此通过比对并匹配岩心与成像测井表现出的层理、裂缝产状特征,利用成像测井扫描图中的方向标注确定岩心方位,为非均质性分析提供岩心的空间方位基础;
[0008]步骤2,对确定了岩心方位的该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沿其轴向平均切成n块大小形态一致的扇形体,以方位区间[0,360/n)的扇形体记为第1块,顺时针块号依次增大到n,取每块扇形体同侧轴切面制作成矩形铸体薄片,从而获得n片矩形铸体薄片;
[0009]步骤3,通过测量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分别获取每片矩形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
oi
和平均孔隙半径r
oi
信息,然后利用每片矩形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
oi
和平均孔隙半径r
oi
信息计算非均质性评价参数K1
i
=P
oi
/P
o1
和K2
i
=r
oi
/r
o1
,i=1,2,
···
,n;
[0010]步骤4,利用非均质性评价参数计算非均质性指标函数:Z
i
=K1
i
×
K2
i
,i=1,2,
···
,n,通过不同编号的矩形铸体薄片中记载的平均孔隙度P
oi
和平均孔隙半径r
oi
判断该全尺寸岩心采集处不同方位区间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值,重复步骤2和步骤3,获得k块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求k块不同深度采集的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
[0011]步骤5,按照上述步骤1~步骤4的分析方法,重复计算待评价区域不少于10口钻井的不同方位区间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利用插值方法将这些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Z
ai
绘制平面等值线图,通过该平面等值线图评价区域储层非均质性。
[0012]步骤2中已获取了岩心方位的全尺寸岩心沿其轴向平均切成n=8块,岩心方位区间依次为0
°
~45
°
、45
°
~90
°
、90
°
~135
°
、135
°
~180
°
、180
°
~225
°
、225
°
~270
°
、270
°
~315
°
和315
°
~360
°
,块号依次为1

8,铸体薄片规格为矩形常规尺寸,大小为a
×
2cm,a为岩心半径。
[0013]步骤5中所用的插值方法优选Kriging法。
[0014]有益效果:
[0015]目前的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步骤繁琐,实用性和经济性欠佳。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性强、实用性和经济性并存的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确定了方向的全尺寸岩心沿其轴向平均切成n块大小和形态一致的扇形体,并取其同侧轴切面制作铸体薄片,计算不同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计算非均质性评价参数,获取非均质性评价指标函数,计算每口钻井中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利用插值方法绘制其平面等值线图,以此评价储层非均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全尺寸岩心扇形体切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首先在待评价区获取多口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以及每口钻井中与成像测井深度对应的多块全尺寸岩心,对比成像测井与岩心特征确定岩心的方位;将所有全尺寸岩心轴向平分岩心为n块扇形体,并制取其轴切面的铸体薄片;通过观测获取每个全尺寸岩心制作的铸体薄片,获取每
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再利用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计算出非均质性评价参数,进而获得非均质性指标函数,计算每口钻井中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利用插值方法绘制其平面等值线图,以此评价油气储层非均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评价区获取多口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以及每口钻井中与成像测井深度对应的多块全尺寸岩心,对比成像测井与岩心特征确定岩心的方位;将所有全尺寸岩心轴向平分岩心为n块扇形体,并制取其轴切面的铸体薄片;通过观测获取每个全尺寸岩心制作的铸体薄片,获取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再利用每个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孔隙半径信息计算出非均质性评价参数,进而获得非均质性指标函数,计算每口钻井中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的非均质性指标函数平均值,利用插值方法绘制其平面等值线图,以此评价油气储层非均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1,在待评价区内选择一口钻井,获取该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的成像测井资料和与其对应深度的多块全尺寸岩心,由于取出的全尺寸岩心无法体现岩心方向,因此通过比对并匹配岩心与成像测井表现出的层理、裂缝产状特征,利用成像测井扫描图中的方向标注确定岩心方位,为非均质性分析提供岩心的空间方位基础;步骤2,对确定了岩心方位的该钻井目标油气储层段全尺寸岩心沿其轴向平均切成n块大小形态一致的扇形体,以方位区间[0,360/n)的扇形体记为第1块,顺时针块号依次增大到n,取每块扇形体同侧轴切面制作成矩形铸体薄片,从而获得n片矩形铸体薄片;步骤3,通过测量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分别获取每片矩形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
oi
和平均孔隙半径r
oi
信息,然后利用每片矩形铸体薄片的平均孔隙度P
oi
和平均孔隙半径r
oi
信息计算非均质性评价参数K1
i
=P
oi
/P
o1
和K2
i
=r
oi
/r
o1
,i=1,2,
···
,n;步骤4,利用非均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玮孔祥文牛小兵辛红刚冯胜斌尤源钟宇黄沛铭于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