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先良专利>正文

外耳道清扫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38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气囊管、直管、输气球;其中,直管的直管体对应的A段管端口从气囊管的气囊管体开口插入至气囊管体盲端,直管的B段管端口插入至输气球的输气球体对应的出口管两厘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他人帮助操作,使用方便,能在数秒内轻松有效地对外耳道耳屎清扫,不需要刮挖,不会造成剧痛和皮肤损伤,仅由气囊管、直管和输气球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耳道清扫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耳道清洁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外耳道清扫具。

技术介绍

[0002]外耳道耳屎是由外耳道1/3的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的耵聍,角化死皮和灰尘组成的结痂,积存过多会影响听力,而且常让外耳道发痒不舒适,所以需要定期清扫耳屎,目前公知家庭使用的外耳道耳屎清扫具主要是耳勺,由他们或本人手持耳勺柄将耳勺端插入外耳道内2cm左右沿外耳道壁由内向外进行刮挖,因看不见,结痂体积小,仅凭手通过耳勺端去触摸结痂是很难准确、有效地进行刮挖清扫,常常一次清扫需十余分钟,又因外耳道皮肤与骨膜紧密相连,缺乏皮下组织,刮挖会压迫外耳道的神经末梢,刮挖轻重难以控制,不注意时,微重的刮挖会较重的压迫外耳道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剧痛和皮肤损伤,给人造成不适及伤害,其它使用棉签棒,小毛刷等清扫效果差,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耳勺、棉签、小毛刷清扫外耳道耳屎效果差、使用不方便、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和剧痛,费时费力的不足,在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耳道耳屎清扫具,其不需要他人帮助操作,使用方便,不需要刮挖,不会造成皮肤损伤和剧痛,且能在数秒内轻松有效地对外耳道耳屎清扫。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气囊管、直管、输气球;其中,直管的直管体(13)对应的A段管(7)端口从气囊管的气囊管体(1)开口插入至气囊管体(1)盲端,直管的B段管(9)端口插入至输气球的输气球体(19)对应的出口管(16)两厘米。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管包括气囊管体(1),气囊管体(1)是用橡胶构造的一盲状形管,长4cm,对应的管道腔(4)直径0.6mm;其盲端至气囊管体3mm为盲端段(2),对应的管壁A(5)厚0.01mm;开口至管体37mm为开口端段(3),对应的管壁B(6)厚0.1mm。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包括直管体(13),直管体(13)由金属不锈钢制成,长10cm,由A段管(7)和B段管(9)构成;其中,B段管(9)长6cm,对应的管腔(B)10直径1mm,管壁D(12)厚0.3mm;另一A段管(7)长4cm,对应的管腔A(8)直径0.8mm,管壁C(11)厚0.2mm;其中,A段管(7)与B段管(9)相连接构成直管体(13)。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球包括输气球体(19),输气球体(19)具有由橡胶构造的一个空腔球状形体(14),内部空腔(15)直径1.5cm,壁(18)厚2mm;空腔球状形体(14)的壁(18)开有一孔,孔壁向外延伸一段形成出口管(16),其对应的管腔(17)直径1mm,壁(18)厚2mm,长2cm。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手持输气球,将气囊管盲端段插入外耳道2cm左右处,拇指和食指挤压输气球给气囊管盲端段充气,盲端段扩张形成气
囊,耳道感觉明显胀感时停止加压输气,然后将输气球向外拉,拔出气囊管,即完成清扫;由于有耳屎时,外耳道外1/3的耳道腔变小,外耳道内2/3段是没有耳屎的,耳道腔大小不会变,由气囊管盲端段被充气形成气囊填满外耳道内2/3段向外移动,通过外耳道外1/3时,气囊将耳屎推拉出来,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他人帮助操作,使用方便,能在数秒内轻松有效地对外耳道耳屎清扫,不需要刮挖,不会造成剧痛和皮肤损伤,仅由气囊管、直管和输气球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气囊管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直管体剖面结果示意图;图3为输气球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耳道耳屎清洁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气囊管体1,盲端段2,开口端段3,管道腔4,管壁A5,管壁B6,A段管7,管腔A8,B段管9,管腔B10,管壁C11,管壁D12,直管体13,空腔球状形体14,空腔15,出口管16,管腔17,壁18,输气球体19,外耳道耳屎清洁具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外耳道清扫具,如图1

图4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其组成包括气囊管、直管、输气球;其中,直管的直管体13对应的A段管7端口从气囊管的气囊管体1开口插入至气囊管体1盲端,直管的B段管9端口插入至输气球的输气球体19对应的出口管16两厘米。
[0014]所述气囊管包括气囊管体1,气囊管体1是用橡胶构造的一盲状形管,长4cm,对应的管道腔4直径0.6mm;其盲端至气囊管体3mm为盲端段2,对应的管壁A5厚0.01mm;开口至管体37mm为开口端段3,对应的管壁B6厚0.1mm。
[0015]所述直管包括直管体13,直管体13由金属不锈钢制成,长10cm,由A段管7和B段管9构成;其中,B段管9长6cm,对应的管腔B10直径1mm,管壁D12厚0.3mm;另一A段管7长4cm,对应的管腔A8直径0.8mm,管壁C11厚0.2mm;其中,A段管7与B段管9相连接构成直管体13。
[0016]所述输气球包括输气球体19,输气球体19具有由橡胶构造的一个空腔球状形体14,内部空腔15直径1.5cm,壁18厚2mm;空腔球状形体14的壁18开有一孔,孔壁向外延伸一段形成出口管16,其对应的管腔17直径1mm,壁18厚2mm,长2cm。
[0017]使用方法及原理;使用时,手持输气球,将气囊管盲端段插入外耳道2cm左右处,拇指和食指挤压输气球给气囊管盲端段充气,盲端段扩张形成气囊,耳道感觉明显胀感时停止加压输气,然后将输气球向外拉,拔出气囊管,即完成清扫;由于有耳屎时,外耳道外1/3的耳道腔变小,外耳道内2/3段是没有耳屎的,耳道腔大小不会变,由气囊管盲端段被充气
形成气囊填满外耳道内2/3段向外移动,通过外耳道外1/3时,气囊将耳屎推拉出来,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001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气囊管、直管、输气球;其中,直管的直管体(13)对应的A段管(7)端口从气囊管的气囊管体(1)开口插入至气囊管体(1)盲端,直管的B段管(9)端口插入至输气球的输气球体(19)对应的出口管(16)两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管包括气囊管体(1),气囊管体(1)是用橡胶构造的一盲状形管,长4cm,对应的管道腔(4)直径0.6mm;其盲端至气囊管体3mm为盲端段(2),对应的管壁A(5)厚0.01mm;开口至管体37mm为开口端段(3),对应的管壁B(6)厚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耳道清扫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包括直管体(13),直管体(13)由金属不锈钢制成,长10cm,由A段管(7)和B段管(9)构成;其中,B段管(9)长6cm,对应的管腔(B)10直径1mm,管壁D(12)厚0.3mm;另一A段管(7)长4cm,对应的管腔A(8)直径0.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先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