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3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涉及碳汇计量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顶部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内壳体顶部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内壳体顶部开口设有过滤网,浮游样本能够穿过过滤网但无法透过第二通孔,外壳体内壁还设有至少一个储能驱动装置,各储能驱动装置能存储潮汐能并驱动内壳体相对外壳体转动,外壳体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顶部与过滤网挤压接触。通过在内壳体上设置过滤网,其能够将浮游样本过滤后落入其中,无需额外供电装置,通过利用潮汐能的储能驱动装置带动内外壳体相对旋转,以此使挤压装置挤压过滤网将堵塞在过滤网的网孔上的杂质挤压出去,并通过旋转离心运动将过滤网上的杂质甩离过滤网。质甩离过滤网。质甩离过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汇计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渔业碳汇是浮游样本碳汇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碳汇测算等同于生态系统中关于浮游植物颗粒态有机碳通量的测算。
[0003]由于海洋中浮游植物难以进行精确计量,从而一般采用单位面积的估测,而现有的对于海洋渔业碳汇计量离不开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单位面积取样,当采集浮游植物样品碳汇计量时,样品需求量较大,而目前的取样过程中往往不便于将收集物质进行分离,而增设分离装置又极易导致收集处堵塞,从而导致测量误差,且增设的分离装置需用额外供电装置,此装置在大面积收集过程中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装置既能对收集物质分离又不易堵塞,且无需额外供电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内壳体顶部具有开口且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内壳体能够绕自身轴线与所述外壳体相对转动,所述内壳体顶部开口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浮游样本能够穿过所述过滤网且无法透过各所述第二通孔,尺寸大于浮游样本的物质无法穿过所述过滤网,所述外壳体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顶部位于所述内壳体内并与所述过滤网挤压接触,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储能驱动装置,各所述储能驱动装置能够存储潮汐能并驱动所述内壳体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内壳体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过滤网相对于所述挤压装置顶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为内壳体的轴线,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外壳体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固定连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绕第一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内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体在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不能移动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体绕第一轴线周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能驱动装置均包括储能块、弹性元件、触发器和复位器,所述内壳体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滑槽,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槽组,各所述滑动槽组包括沿所述外壳体轴线方向排布至少一个滑动槽,各所述滑动槽内均滑动设置一个能够沿所述外壳体径向滑动的限位齿,各所述限位齿均能凸出所述外壳体内壁,各所述储能块均一端滑动设置在一个所述倾斜滑槽内且另一端能够卡接在一个所述限位齿下,各所述弹性元件一端固定设置在一个所述储能块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各所述滑动槽组底部均设置一个所述触发器,各所述触发器与该所述复位器通信连接,当各所述储能块位于该所述触发器位置时,该所述触发器能够产生触发信号并将其传输给该所述复位器,该所述复位器能够接收触发信号并能够将各所述限位齿均收回至该所述滑动槽内使各所述限位齿不卡接各所述储能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业碳汇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外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张平张帆赵晓东孔亚广何中杰郑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