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32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喷淋臂及门体,还包括竖向布置在洗涤腔中央部位的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中设置有沿轴向延伸且相对独立的导水通道、导气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留底部喷淋臂的基础上,在洗涤腔的中部设置竖向延伸的辅助管,在清洗状态下,喷淋臂中的部分水流经喷淋臂向上喷射、另一部分水流向上输送至辅助管中并自涤洗腔中部向外进行喷淋,从而弥补了现有底部喷淋臂越往上喷射水柱力度越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在洗涤完毕进入干燥状态下,外界空气经门体、辅助管上端向下输送,并经竖向的辅助管自洗涤腔中央部位向边缘喷射气体,有利于提高气体扩散效果,消除干燥死角,提高干燥效果。提高干燥效果。提高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洗碗机作为一种厨房用家电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市场上的洗碗机一般分为台式、柜式、槽式三种,其中,台式洗碗机即为整体式独立结构,一般放置在台面上使用;柜式洗碗机也是一种独立结构,但需要嵌入到厨柜中使用;槽式洗碗机则是与水槽结合在一起,一般安装在厨房橱柜中使用。
[0003]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水槽式清洗机结构主要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224074B的中国专利《水槽式清洗机》(申请号:CN201310750968.1)所述,即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箱体,箱体包括水槽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水槽本体上的盖板,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覆盖有带沥水孔的沥水板,与水泵流体连通、具有出水孔的旋转喷臂则设置在该沥水板上方。通过设置覆盖有沥水板的沥水区域,并将水泵设置在沥水区域内,从而将水泵与洗涤区域相隔离,使回流到水泵中的水先经过沥水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1)、喷淋臂(2)及门体(4),所述箱体(1)内部中空形成洗涤腔(10),所述喷淋臂(2)设置于该洗涤腔(10)的底部,所述门体(4)设置于箱体(1)顶部且用于将洗涤腔(10)的顶部敞口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布置在洗涤腔(10)中的辅助管(5),所述辅助管(5)中设置有沿轴向延伸且相对独立的导水通道(51)、导气通道(52),所述辅助管(5)的外周壁上开有与导水通道(51)及导气通道(52)流体连通的流体输出口(53);所述喷淋臂(2)的顶壁上开有出水开口(21),所述导水通道(51)的上端为盲端、下端为与喷淋臂(2)的出水开口(21)相对连接的下敞口(510);所述门体(4)内顶壁上开有与外界气体相连通的导气口(41),所述辅助管(5)的上端开有能在关门状态下将导气口(41)与导气通道(52)相连通、在开门状态下将导气口(41)与导气通道(52)断开的进气开口(5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通道(51)包括自下而上相互衔接的第一子通道(511)及第二子通道(512),所述第一子通道(511)的下端口形成导水通道(51)的下敞口(510),所述第一子通道(511)的上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液体导出口(5111),所述第二子通道(512)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且能插入第一子通道(511)中的导液管段(5121),所述导液管段(5121)与液体导出口(5111)共同构成能将第一子通道(511)中的水在径向及轴向上进行分流的分流结构,所述第二子通道(512)的上端也开设有所述的液体导出口(5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511)/第二子通道(512)上的液体导出口(5111)为至少两个且在辅助管(5)径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导液管段(5121)的下端位于液体导出口(5111)的下方,所述导液管段(5121)的外周壁与第一子通道(511)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径向分流通道,所述导液管段(5121)的内侧形成轴向分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511)顶部液体导出口(5111)的下壁面与第一子通道(5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弧形的第一导流面(5112),所述导液管段(5121)外壁面的上端与该液体导出口(5111)的上壁面之间形成弧形的第二导流面(5122),且该第二导流面(5122)的弧度小于第一导流面(5112)的弧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通道(51)还包括至少两段与第二子通道(512)结构相同的子通道(513),各子通道(513)与第二子通道(512)、第一子通道(511)在轴向上依次衔接,并且,各子通道(513)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第一子通道(511)上端与第二子通道(512)下端的连接结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通道(51)的顶部盲端设置有向下延伸并插置在相应子通道中的导流管段(514),该导流管段(514)的下端位于相应液体导出口(5111)的下方,所述导流管段(514)形成径向上的流体缓冲段,所述导流管段(514)的外周壁与子通道(513)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径向上的流体引出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段(5121)上端与其上方的子通道(513)之间形成有碗状的导流段(5123);和/或,所述导流管段(514)的上端形成有碗状的缓冲段(5141)。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出口(53)开设于辅助管(5)的外周壁且沿周向延伸,所述液体导出口(5111)的外端与该流体输出口(5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52)布置在导水通道(51)的外围,所述的导气通道(52)为至少两个且与液体导出口(5111)间隔布置,所述导气通道(52)的外侧开有与流体输出口(53)相连通的出气口(52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52)的内周壁上在对应流体输出口(53)处设置有向内拱起的隔板(523),该隔板(523)与导气通道(52)相应的内周壁之间共同围合出顶部敞开、底部封闭的气体导流腔(524),所述出气口(522)的内端与该气体导流腔(524)相连接、外端与流体输出口(53)相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522)为至少两个且其内径沿气体输出方向逐渐减小。12.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出口(53)开设于辅助管(5)的外周壁上且沿周向延伸,所述流体输出口(53)处设置有能随流体喷射而转动从而将流体进行螺旋扩散的第一叶轮(100)。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出口(53)的上下壁面之间共同围合成环形槽,所述第一叶轮(100)为环状且内边缘能转动地约束在该环形槽中。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00)包括上盖板(101)、下盖板(102)及第一叶片(103),所述上盖板(101)与下盖板(102)上下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叶片(103)为多个且沿周向间隔布置在上盖板(101)与下盖板(102)之间,所述上盖板(101)与下盖板(102)之间的距离自内向外沿径向逐渐增大从而形成渐扩式流体流道(104)。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01)的下壁面自内向外径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下盖板(102)的上壁面自内向外沿径向逐渐向下倾斜。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00)还包括中隔板(105),所述中隔板(105)设于上盖板(101)与下盖板(102)之间,用于将渐扩式流体流道(104)分隔为上下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03)自内端向外端沿第一叶轮(100)周向逐渐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叶片(103)的内端与上盖板(101)、下盖板(102)的内边缘相齐平,所述第一叶片(103)的外端延伸至上盖板(101)、下盖板(102)的外侧。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03)包括在径向上相互衔接的第一斜段(1031)、第二斜段(1032),且第二斜段(1032)相对于第一叶轮(100)内缘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一斜段(1031)的倾斜程度。1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碗篮(3),所述辅助管(5)约束在碗篮(3)的中央部位,所述碗篮(3)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自中央向箱体(1)角部延伸的引导管(31),该引导管(31)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水通道(51)相连通、第二端用于对箱体(1)底部进行冲刷,所述导气通道(52)下端与至少一个引导管(31)相连接。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在靠近第一角部处开有排水口(11),该排水口(11)处设置有集渣篮(12),所述碗篮(3)底部设置有向集渣篮(12)处延伸的引导管(31),所述碗篮(3)底部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富龙范文粲魏瑞晖王小艳朱灯光茅忠群诸永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