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ell纠缠态的单态半量子隐私比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密码学领域。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Bell纠缠态的单态半量子隐私比较方法,允许两个经典方在一个拥有全部量子能力的第三方帮助下安全、正确地判断他们秘密信息的相等性。
技术介绍
[0002]量子密码学依靠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测不准原理等物理定律,在理论上具有无条件安全性。1984年,Bennett和Brassard[1]利用单光子极化态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密钥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方法,后来一直被称为BB84方法。从BB84方法开始,量子密码学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量子密码方法,如QKD[2
‑
6]、量子秘密共享(Quantum secret sharing,QSS)[7
‑
10]、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QSDC)[11
‑
16]、量子身份认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ell纠缠态的单态半量子隐私比较方法,允许两个经典方在一个拥有全部量子能力的第三方帮助下安全、正确地判断他们秘密信息的相等性;只采用一种Bell纠缠态作为初始量子资源;不需要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提前共享密钥;也不需要酉操作和量子纠缠交换;共包括以下七个过程:S1)第三方TP制备N=16n个Bell纠缠态全部处于然后,她将前4n个Bell纠缠态的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分别组成T1和T2序列;类似地,她将第二个4n个Bell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分别形成序列T3和T4,并让最后8n个Bell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分别组成序列T5和T6;最后,TP将序列T1(T3)的粒子一个个发送给Alice(Bob);TP将第一个粒子发送给Alice(Bob)后,她仅在接收到前一个粒子后才发送下一个粒子;S2)收到TP发送来的每个粒子后,Alice(Bob)随机选择以下两种操作之一:用Z基(即{|0>,|1>})测量接收到的粒子,并重新发送一个与测量结果处于相同量子态的新粒子给TP(这称为MEASURE模式);将收到的粒子直接返回给TP(这称为REFLECT模式);Alice(Bob)记录序列T1(T3)中她(他)选择进行MEASURE的相应粒子的测量结果;S3)TP和Alice(Bob)合作检查T1(T3)的传输安全性;Alice(Bob)告诉TP她(他)选择进行REFLECT的位置;TP根据Alice(Bob)的选择对收到的粒子执行不同的操作,如表1所示;为了检查T1(T3)中2n个REFLECT粒子的错误率,TP将她的Bell基测量结果与她的初始制备态进行比较;显然,如果不存在Eve,TP的测量结果应当总是|ψ
+
>;为了检查T1(T3)中2n个MEASURE粒子的错误率,TP在其中随机挑选出n个粒子,然后告诉Alice(Bob)所选粒子的位置,并要求Alice(Bob)告诉她相应的测量结果;TP通过比较她对这些粒子的测量结果、她对T2(T4)中相应的n个粒子的测量结果以及Alice(Bob)对它们的测量结果来计算错误率;显然,如果不存在Eve,这三种测量结果应该是完全相关的;如果T1(T3)中REFLECT粒子的错误率或MEASURE粒子的错误率不合理得高,通信将被停止,否则,通信将被继续下去;S4)TP丢弃步骤S3T2(T4)中用于安全检测的3n个粒子;T2(T4)中剩余n个粒子的测量结果被表示为Alice(Bob)对T1(T3)中相应n个粒子的测量结果被表示为表1 Alice(Bob)对T1(T3)中粒子的操作以及TP的相应操作操作1:TP对T1(T3)中REFLECT的粒子和T2(T4)中对应的粒子进行Bell基测量;操作2:TP用Z基分别测量T1(T3)中的MEASURE粒子和T2(T4)中对应的粒子;S5)TP将序列T5(T6)的粒子一个个传送给Alice(Bob);TP将第一个粒子发送给Alice(Bob)后,她仅在接收到前一个粒子后才发送下一个粒子;接收到TP传来的每个粒子后,Alice(Bob)随机选择MEASURE和REFLECT两个操作中的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茂洁,陈颖,徐天婕,叶天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