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16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1
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及使用方法,应力计包括导向头、环氧树脂筒、活塞缸、尾塞,导向头的顶部安装有带LED照明灯的高清摄像头,导向头后部轴心设有导胶盲孔,导向头外圆周上开有与导胶盲孔相通的多个径向出胶孔,环氧树脂筒的后部依次设有连接头、活塞缸和尾塞,根据测试要求,在岩层中钻大小孔,往活塞缸筒中注入粘胶剂,放入活塞旋紧尾塞,通过导气管向内充气,在缓慢进入小钻孔的过程中,通过导向头前部的高清摄像头观察小钻孔内壁的裂隙发育情况,不仅能清楚的看到小钻孔孔口的位置,而且能看清空心包体的安装是否到位,并能看清钻孔壁的完整性,尤其适用于岩层内部三维地应力的测量,为回采巷道留设与支护提供依据。支护提供依据。支护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应力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

技术介绍

[0002]空心包体应力计法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推荐的地应力测量方法,它相对于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有操作简便、精度高且可以测量三维应力场大小和分布等优点。但在地应力实际测试过程中,会遇到以下困难,(1)空心包体应力计不能精确导向,送入小钻孔困难,(2)难以判断应力计周围小钻孔内壁的岩层的完整性,(3)空心包体应力计的送入位置是否精确到位。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对提高空心包体地应力测试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导向、准确定位、顺利送入岩层小钻孔并能判断岩层小钻孔环境的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及使用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包括导向头、环氧树脂筒、尾塞和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包括导向头(2)、环氧树脂筒(4)、尾塞(11)和前后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筒(4)上设有多个应变花(18),所述的导向头(2)前部设有高清摄像头(1),导向头(2)后部轴心设有导胶盲孔(15),导向头(2)外圆周上开有与导胶盲孔(15)相通的多个径向出胶孔(14),导向头(2)的后端扣装在环氧树脂筒(4)的前端,所述环氧树脂筒(4)的后部依次设有连接头(5)、活塞缸和尾塞(11),活塞缸包括前腔盛装有粘胶剂的活塞缸筒(9)和设在粘胶剂后部的活塞(10),所述连接头(5)前端扣装在环氧树脂筒(4)的后端,连接头(5)后端扣装在活塞缸筒(9)前端,所述尾塞(11)扣装在活塞缸筒(9)后端;所述的连接头(5)上设有连通环氧树脂筒(4)与活塞缸筒(9)的连接头导胶孔(20),并设有高清摄像头线缆(7)和应变花线缆(8)的进出通道,高清摄像头线缆(7)和应变花线缆(8)经连接头(5)的进出通道分别与高清摄像头(1)和多个应变花(18)相连,连接头(5)上还设有连通活塞缸和环氧树脂筒(4)的导胶孔(20),环氧树脂筒(4)的出胶口经导胶管(17)与导向头(2)的导胶盲孔(15)相连通,环氧树脂筒中空孔内的导胶管(17)一端通过胶管接头(19)和连接头(5)中的导胶孔联接,另一端通过胶管接头(16)和导向头(2)的导胶盲孔联接;所述的尾塞(11)轴心开有连通活塞缸筒(9)的通气孔,通孔外部经导气管接头(21)与导气管(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清摄像头(1)的摄像头(101)位于导向头(2)的中心位置,摄像头(101)的四周设有多个LED灯(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密封圈包括设在导向头(2)上的前密封圈(3)和设在连接头(5)上的后密封圈(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筒(4)的多个应变花为2

4个,应变花上包覆有环氧树脂外层,所有应变花导线均从连接头(5)开设的小孔导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5)前端与环氧树脂筒(4)后端通过胶联结扣装在一起,连接头(5)后端与活塞缸筒(9)的前端通过螺纹联接扣装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视化导向定位功能的空心包体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10)与活塞缸筒(9)动配合,活塞(10)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多个可安装密封圈的环形槽,活塞(10)面向尾塞(1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万新张少华杨胜强高杰蒋孝元关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