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流场板,尤其涉及可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流场板。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其中燃料和氧化剂以受控方式结合直接产生电的装置。因为是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不需要中间燃烧步骤,不受卡诺循环限制,电效率比传统发电装置高,加之运行噪音小、环保及维修容易等诸多特点,近些年来倍受瞩目。尽管燃料电池有诸多优点,但在技术和成本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如何解决反应流体浓度分布不均就是一个问题。燃料电池是由单体叠装而成,通常将多个单体与必要相关附件的组合称为电堆。为了输出一定功率,必然需要采用多个单体,而且每个单体的面积要足够大,以保证输出一定电流,这就需要通过流场上的沟道将反应流体送达反应界面。在输送过程中,随着反应不断进行,反应流体浓度不断降低,造成同一单体内反应流体在进口的浓度比在出口处的浓度高,反应流体在电堆入口处的浓度比在电堆出口处的浓度高。反应流体浓度分布不均会增加诸如反应产物分布不均,增加水管理和热管理难度等许多影响电堆性能的因素,增加控制电堆的难度。为此,科研人员研究了各种流场分布图案如蛇型、平行、网格或树状等等,以期解决反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场板,该流场板包含至少一个从流体的源[203]延伸到所述流体排出口[204]的沟道[205],其特征在于沟道[205]在整个电化学反应区内呈非均匀分布;沟道间距b与沟道宽度a的比值在0.3和3之间变化;沟道间距b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同一沟道间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大于此沟道间距最小值的6%;(2)至少有两个沟道间距的差值大于沟道间距中最小值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流场板,该流场板包含至少一个从流体的源[203]延伸到所述流体排出口[204]的沟道[205],其特征在于沟道[205]在整个电化学反应区内呈非均匀分布;沟道间距b与沟道宽度a的比值在0.3和3之间变化;沟道间距b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同一沟道间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大于此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鲁宁,韩立,冯之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