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显示屏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09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屏及其组装方法,所述触摸显示屏包括依次叠放的触摸屏、显示屏本体、支架板,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室,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具有第一气压,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室,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具有第二气压,所述第一气压和所述第二气压能够对所述显示屏本体产生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气压和外界气压能够对所述触摸屏产生支撑作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对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摸显示屏不会出现弯曲,可以做的很薄。做的很薄。做的很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显示屏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显示屏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触摸显示屏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LCD屏)是完全贴合的,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之间没有间隙,另一种是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一种触摸显示屏的尺寸受到很大局限。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触摸显示屏朝着轻、薄、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第二种触摸显示屏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场景。但显示屏本体和触摸屏的正反两面都不能直接用结构件直接预压或者支撑,由于静电吸附和显示屏本体自身重力的原因,其两面都会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显示屏本体四周都有支点,该支点更容易造成显示屏本体弯曲的现象。显示屏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正面朝上,单向的使用加剧了显示屏本体弯曲的可能,极易产生反向弯曲。当显示屏本体与触摸(TouchPad,TP)屏之间的间隙过小,有可能导致两者之间产生静电吸附,即产生正向弯曲,正向弯曲会形成团状水印。无论反向弯曲还是正向弯曲都会严重影响显示效果,使用户体验变差。
[0003]对于正向弯曲,目前,一般是采用加大显示屏本体和TP屏之间间隙的方式,确保该间隙大于显示屏本体本身自重带来的变形量,从而实现避免或者消除团状水印的问题。
[0004]但是,显示屏本体和TP屏之间间隙的加大,会带来如下弊端:
[0005]1、光的损耗会增加,不光是环境光,显示屏本体的背光也是如此,影响显示效果,增大了能源损耗,影响到产品的续航;
[0006]2、整机厚度变厚,影响用户手感,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摸显示屏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显示屏易弯曲、不便于校准的技术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依次叠放的触摸屏、显示屏本体、支架板,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室,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具有第一气压,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室,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具有第二气压,所述第一气压和所述第二气压能够对所述显示屏本体产生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气压和外界气压能够对所述触摸屏产生支撑作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能够对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进行调节。
[0009]可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屏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以使触摸屏、第一密封结构和显示屏本体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
[0010]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以使显示屏本体、第二密封结构和支架板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分别为密封泡棉、胶水、双面胶中
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2]可选地,所述密封泡棉为环形。
[0013]可选地,根据以下公式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
[0014]P2=P1+G/S,其中,P1为第一气压,P2为第二气压,G为所述显示屏本体的自重,S为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室的接触面积。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上述触摸显示屏的组装方法,包括:
[0016]按依次叠放的顺序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组装,以使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使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具有第一气压,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具有第二气压,所述第一气压和所述第二气压具有以下关系:
[0017]P2=P1+G/S,其中,P1为第一气压,P2为第二气压,G为所述显示屏本体的自重,S为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室的接触面积。
[0018]可选地,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对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进行调节。
[0019]可选地,所述按依次叠放的顺序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组装,包括:
[0020]在所述第一气压的气压环境下,将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组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以使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内的气压达到所述第一气压;
[0021]将所述支架板和所述显示屏本体组装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
[0022]将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的气压调到所述第二气压。
[0023]可选地,所述按依次叠放的顺序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组装,包括:
[0024]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按依次叠放的顺序组装后,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室;
[0025]往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内充气,以使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内的气压达到所述第一气压;
[0026]往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的气压达到所述第二气压。
[0027]可选地,所述按依次叠放的顺序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组装,包括:
[0028]将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按依次叠放的顺序组装时,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投放第一化学反应包,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
[0029]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内通过所述第一化学反应包达到所述第一气压;
[0030]在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投放第二化学反应包,在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
[0031]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内通过所述第二化学反应包达到所述第二气压。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显示屏中,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之间具有第一气压,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之间具有第二气压,第一气压和第二气压共同对显示屏本体产生
支撑作用,第一气压和外界气压能够对触摸屏产生支撑作用,对于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比较均衡、稳定,能够避免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发生弯曲。尤其是当触摸显示屏为显示屏等电子产品时,可以使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之间间隙做的很小,能够减小光的损耗,提高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且可以使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做的很薄,使其显示屏具有美感,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外界气压基本是恒定的,通过调节第一气压和第二气压可以调节对触摸屏和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若触摸屏或显示屏本体发生弯曲,通过调节第一气压和第二气压及时的对触摸屏或显示屏本体进行矫正。
[0033]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显示屏应用于显示屏时,能够革新行业内对显示屏的运用设计理念,科学量化的对显示屏实现气压密封平衡,从根本上保证了显示屏不变形,显示效果较目前更优,且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0034]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横放时的剖视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竖放时的剖视图;
[0037]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放的触摸屏、显示屏本体、支架板,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室,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具有第一气压,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室,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具有第二气压,所述第一气压和所述第二气压能够对所述显示屏本体产生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气压和外界气压能够对所述触摸屏产生支撑作用,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能够对所述触摸屏、所述显示屏本体的支撑力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设在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以使所述触摸屏、第一密封结构和显示屏本体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以使所述显示屏本体、第二密封结构和支架板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分别为密封泡棉、胶水、双面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泡棉为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调节所述第一气压、所述第二气压:P2=P1+G/S,其中,P1为第一气压,P2为第二气压,G为所述显示屏本体的自重,S为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室的接触面积。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触摸显示屏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依次叠放的顺序将所述触摸屏、显示屏本体和支架板组装,以使所述触摸屏和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室,使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支架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室,所述第一密封腔室具有第一气压,所述第二密封腔室具有第二气压,所述第一气压和所述第二气压具有以下关系:P2=P1+G/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