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604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包括稳压配水井、合建式水处理构筑物、排泥水池和加氯加药间;合建式水处理构筑物包括依次沿水流输送方向设置的絮凝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和清水池,其中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和V型滤池依次相邻合建,清水池为全地埋式结构且下叠于所述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和V型滤池的底板下方;稳压配水井的进水端连通水源地,稳压配水井的出水端连通絮凝池进水端,原水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和管式静态混合器,该原水进水管上所述止回阀和管式静态混合器之间接有加氯管和加药管;所述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底部经排泥管连通所述排泥水池,V型滤池经反冲洗废水管连通排泥水池。池。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适用于给水厂站处理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展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水污染、水浪费的现象特别严重,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只能通过不断新建给水厂,扩大水厂的设计规模以满足城镇居民的日常用水,而给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水处理构筑物普遍采用独立的构筑物池体,各个构筑物之间布置分散,对管理造成不便,同时,增加工程投资费用。
[0003]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在耕地红线控制的条件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城区用地趋于紧张,厂区征地或预留用地的面积往往受限。因此,在满足水质提标、节能减排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给水厂进行集约化设计已成为众多改、扩建工程亟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配水井、合建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配水井、合建式水处理构筑物、排泥水池和加氯加药间;所述合建式水处理构筑物包括依次沿水流输送方向设置的絮凝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和清水池,其中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和V型滤池依次相邻合建,所述清水池为全地埋式结构且下叠于所述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和V型滤池的底板下方;所述稳压配水井的进水端经原水输水管连通水源地,稳压配水井的出水端经原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絮凝池进水端,原水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和管式静态混合器,该原水进水管上所述止回阀和管式静态混合器之间接有延伸至所述加氯加药间的加氯管和加药管;所述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底部经排泥管连通所述排泥水池,所述V型滤池经反冲洗废水管连通排泥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水池下叠于所述加氯加药间的底板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水池内设有排泥水泵,排泥水泵经排泥水管连通所述原水进水管的稳压配水井和止回阀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两端,在絮凝池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依次设有若干絮凝区间,絮凝区间内在絮凝池宽度方向经若干依次交替布置的导流隔墙Ⅰ和导流隔墙Ⅱ分隔形成若干絮凝格,其中导流隔墙Ⅰ形成对应絮凝格上部的过流通道,导流隔墙Ⅱ形成对应絮凝格下部的过流通道,在絮凝格内设有水流混合设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约用地的合建式供水厂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华斌魏俊周华李祖荣赵立佳宋亮毛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