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94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非水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磺酸盐添加剂和醚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磺酸盐添加剂和醚类化合物添加剂复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不仅能够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应力腐蚀开裂、过渡金属溶解和阻抗增加,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还能够避免硅碳负极补锂过程中的锂金属粉化问题,进而实现锂金属的高度可逆循环,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稳定循环,显著提高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硅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逆比容量和硅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便携式电子设备、无人机和电动汽车亟需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基于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能够达到约280Wh/kg。为了进一步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提升至350~400Wh/kg以上,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硅氧或硅碳作为负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
0.8
Mn
0.1
Co
0.1
)作为正极材料。
[0003]作为自然界中元素丰度含量很高的材料,硅具有高达3590mgA/g的比容量,因此有望取代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碳负极材料。然而,一方面锂化/去锂化过程中硅负极易发生体积膨胀/塌缩,导致负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形成的SEI膜极不稳定,即使加入氟代碳酸亚乙酯等常规碳酸酯类添加剂,硅负极表面也无法形成稳定的SEI膜。另一方面,硅氧化合物(SiO
X
)作为负极材料也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S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包括电解质、非水溶剂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磺酸盐添加剂和醚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磺酸盐添加剂包括N,N

二甲基三氟甲烷磺酸盐、吡啶对甲苯磺酸盐、1

[2

(2,4

二氟苯基)

2,3环氧丙烷]

1H

1,2,4

三氮唑甲磺酸盐、(2R,3R)
‑2‑
(2,4

二氟苯基)
‑1‑
(1H

1,2,4

三唑
‑1‑
基)

2,3

丁二醇甲烷磺酸盐、6

氨基正已酸正已酯对甲苯磺酸盐、2

氨基乙硫醇对甲苯磺酸盐或L

正亮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昊李玉军高敏侯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