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58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变压器中注入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取油样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天然酯绝缘油的劣化程度,并根据油品劣化程度对变压器抽真空滤油系统中的真空滤油机的加热温度及流量进行调节;S2:打开阀门一和阀门二,启动真空滤油机,对管路一、管路二和管路三进行抽真空,然后打开阀门三和阀门四对变压器中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滤油,通过真空滤油机进行初步过滤,在天然酯绝缘油滤油过程中,减少了天然酯绝缘油的杂质,降低了绝缘油的介损、酸值等,提升了油品质量,且兼顾了注油效率。且兼顾了注油效率。且兼顾了注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是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酯绝缘油理化特性不同于传统矿物油,且目前天然酯绝缘油已在配电变压器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并逐步开始应用于大型电力变压器中。
[0003]目前,对天然酯绝缘油注油、滤油过程进行监测时,天然酯绝缘油在滤油注入变压器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油溶性气体。
[0004]现有的滤油方法在对处理天然酯绝缘油时,其滤油效果差,滤油效率低下;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滤油方法在对处理天然酯绝缘油时,其滤油效果差,滤油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对变压器中注入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取油样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天然酯绝缘油的劣化程度,并根据油品劣化程度对变压器抽真空滤油系统中的真空滤油机的加热温度及流量进行调节;
[0008]S2:打开阀门一和阀门二,启动真空滤油机,对管路一、管路二和管路三进行抽真空,然后打开阀门三和阀门四对变压器中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滤油,通过真空滤油机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初步过滤后的绝缘油流入过滤装置,进一步降低绝缘油的介质损耗、酸值等指标;/>[0009]S3:对变压器中的天然酯绝缘油滤油过程中,滤油每循环2

3次,取油样进行油品检测,如合格则停止滤油,如仍不合格,继续进行滤油循环,直至油品达标,之后停止真空滤油机;
[0010]S4:关闭阀门三和阀门四,打开阀门五和阀门六,将氮气袋中的氮气注入变压器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真空滤油机采用两级过滤的真空滤油机,其中一级滤芯选用3

5μm滤网,二级滤芯选用0.5

1μm滤网;通过对天然酯变压器绝缘油滤油的大量模拟试验可得,真空滤油机选择二级滤芯对天然酯绝缘油进行过滤,真空滤油机滤油一级滤芯选用3

5μm滤网,二级滤芯选用0.5

1μm滤网,这样既可以滤掉绝缘油中的大颗粒杂质、水分等,也可以保证滤油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真空滤油机的滤油温度设定在60

80℃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有白土或活性炭;通过对天然酯变压器绝缘油真空注油、滤油的大量模拟试验,得到天然酯绝缘油在注油过程中应使用多级滤网结构以及必要的滤油机性能参数,其中滤油机的加热温
度宜设定在60

80℃,提高加热温度可降低天然酯绝缘油的运动粘度实现更高效的滤油处理,但温度设定过高可能消耗掉天然酯绝缘油中的添加剂,并且过高的温度可能对真空滤油机造成损害,因此加热温度宜设定在60

80℃之间,在天然酯绝缘油过滤过程中,当绝缘油油品污染较为严重时,加热温度设置稍低一些,当绝缘油油品污染较轻时,加热温度应设置稍高一点,同时天然酯绝缘油在常温下的运动粘度较大,所以在滤油机滤网处较矿物绝缘油将产生更大的压力,因此需将设备的压力整定值设置合理,既要保证滤油效率,又要保障滤油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变压器抽真空滤油系统包括变压器、真空滤油机和过滤装置;所述变压器与真空滤油机之间通过管路一、管路二和管路三连接,所述管路一上设有阀门一和阀门四,所述管路二上设有阀门二,所述管路三上设有阀门三,所述管路二和管路三分别连接在过滤装置两侧;所述变压器的上端连接有管路四,且管路四的另一端连接有氮气袋,所述变压器和氮气袋之间的管路四上依次设置有阀门五、压力表和阀门六;工作时,打开阀门一和阀门二,启动真空滤油机,对管路一、管路二和管路三进行抽真空,然后打开阀门三和阀门四对变压器中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滤油,通过真空滤油机去除掉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中绝缘油的水分、大颗粒、油中溶解气体等杂质,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然后初步过滤后的绝缘油流入具有以白土或活性炭为吸附剂的过滤装置,以有效降低绝缘油的介质损耗、酸值等指标,滤油每循环2

3次,取油样进行油品检测,如合格则停止滤油,如仍不合格,继续进行滤油循环,直至油品达标,之后停止真空滤油机,关闭阀门三和阀门四,打开阀门五和阀门六,将氮气袋中的氮气注入变压器内部,避免天然酯绝缘油与空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底座、过滤桶和搅拌机构;所述过滤桶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搅拌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缸、支撑板和导杆;所述电缸固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电缸的输出轴固接有推杆;所述支撑板固接在推杆的顶端;一对所述导杆固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导杆的底端贯穿且滑动连接于底座;所述支撑板与底座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工作时,当经过真空滤油机进行初步过滤后的绝缘油流入过滤桶后,通过启动电缸,使得电缸带动推杆进行上下运动,进而使得推板和搅拌组件一起产生上下运动,能够实现对过滤桶内部白土和绝缘油的搅拌,并且配合转动组件的使用,能够充分搅拌过滤桶内部的白土和绝缘油,能够使白土与绝缘油充分接触反应,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导杆和一号弹簧的设置,使得推板的平稳性大大提高。
[0015]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一、齿轮一和搅拌杆;所述电机一固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齿轮一固接在电机一的输出轴;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一号杆;所述一号杆的顶端套设且还固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呈啮合状态,且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外周均只设置了一半的轮齿;所述齿轮二的外壁固接有二号杆;所述二号杆固接连接杆的端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接有一号板;所述一号板靠近齿轮二的一侧固接有挡板;所述齿轮二的外壁固接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挡板之间固接有二号弹簧;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一,使得电机一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与齿轮二产生啮合运动,使得齿轮二带动二号杆和搅拌杆摆动,进而实现对过滤桶内部白土和绝缘油的搅拌,由于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外周上只设置了一半的轮齿,将使得齿轮二的角度控制在100
°‑
110
°
,而挡板、条形板和二号弹簧的设置,便于实现对齿轮二的快速复位,使得齿轮一与齿轮二能够间歇性啮合,从而实现对过滤桶内部白土和绝缘油的搅拌。
[0016]优选的,所述过滤桶的底部固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转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蜗杆,且蜗轮与蜗杆呈啮合状态;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二,使得电机二带动蜗杆转动,而蜗杆将带动蜗轮转动,使得过滤桶能够产生转动,配合升降组件和搅拌组件,能够实现对过滤桶内部物料的充分搅拌,使白土与绝缘油充分接触反应,提高过滤效率。
[0017]优选的,所述过滤桶的内壁固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顶部设置有白土或活性炭;所述过滤桶的底部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变压器(1)中注入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取油样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天然酯绝缘油的劣化程度,并根据油品劣化程度对变压器(1)抽真空滤油系统中的真空滤油机(2)的加热温度及流量进行调节;S2:打开阀门一(7)和阀门二(9),启动真空滤油机(2),对管路一(4)、管路二(5)和管路三(6)进行抽真空,然后打开阀门三(10)和阀门四(8)对变压器(1)中的天然酯绝缘油进行滤油,通过真空滤油机(2)进行初步过滤,然后初步过滤后的绝缘油流入过滤装置(3),进一步降低绝缘油的介质损耗、酸值等指标;S3:对变压器(1)中的天然酯绝缘油滤油过程中,滤油每循环(2)

(3)次,取油样进行油品检测,如合格则停止滤油,如仍不合格,继续进行滤油循环,直至油品达标,之后停止真空滤油机(2);S4:关闭阀门三(10)和阀门四(8),打开阀门五(13)和阀门六(15),将氮气袋(12)中的氮气注入变压器(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滤油机(2)采用两级过滤的真空滤油机(2),其中一级滤芯选用3

5μm滤网,二级滤芯选用0.5

1μm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滤油机(2)的滤油温度设定在60

80℃之间;所述过滤装置(3)内设置有白土或活性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抽真空滤油系统包括变压器(1)、真空滤油机(2)和过滤装置(3);所述变压器(1)与真空滤油机(2)之间通过管路一(4)、管路二(5)和管路三(6)连接,所述管路一(4)上设有阀门一(7)和阀门四(8),所述管路二(5)上设有阀门二(9),所述管路三(6)上设有阀门三(10),所述管路二(5)和管路三(6)分别连接在过滤装置(3)两侧;所述变压器(1)的上端连接有管路四(11),且管路四(11)的另一端连接有氮气袋(12),所述变压器(1)和氮气袋(12)之间的管路四(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黄青丹莫文雄王炜陈于晴赵崇智李助亚宋浩永黄慧红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