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576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包括监控主机、中央控制器、服务器、交换机、引导光缆、头端盒、振动光缆和终端盒,在所述监控主机上设置有LAN接口模块,通过所述LAN接口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终端盒与设置在防入侵监控区域的振动光缆连接,通过所述振动光缆与头端盒连接,头端盒和通过引导光缆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与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管道、周界、站场、重要建筑物的安全防护,可以在围栏、埋地、围墙周界综合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内灵活运用,具有抗电磁干扰、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监测距离长、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安防
,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监控系统大都通过监控摄像为主,并结合人力巡视,存在技术落后,易被破坏等问题。而且,传统的监控系统主要用在变电站监控,对于输电电路,配电环节等缺乏有效的监控。现有的监控系统,已经无法符合电力应用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外界振动信息,实现管道、周界、站场、重要建筑物的安全防护,可以在围栏、埋地、围墙周界综合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内灵活运用,具有抗电磁干扰、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监测距离长、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包括监控主机、中央控制器、服务器、交换机、引导光缆、头端盒、振动光缆和终端盒,在所述监控主机上设置有LAN接口模块,通过所述LAN接口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终端盒与设置在防入侵监控区域的振动光缆连接,通过所述振动光缆与头端盒连接,头端盒和通过引导光缆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与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模式识别模块,用于智能分析引起扰动的事件源。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定位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振动光缆中脉冲的背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各个位置的振动感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网络接口、光纤接口、短信发送模块、数据串口、工业电视接口。
[0009]进一步地,包括联动输出器,所述联动输出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光缆包括单模光纤。
[0011]进一步地,包括模式识别数据库,在模式识别数据库存储有事件模式特征和环境噪声特征。
[0012]进一步地,包括机器学习模块,所述机器学习模块通过机器学习机制,基于所述模式识别数据库能够培育AI系统。
[0013]进一步地,包括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14]进一步地,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随着光信号传输,能够实时感知外界振动信息,实现管道、周界、站场、重要建筑物的安全防护。在实施例中,可以在围栏、埋地、围墙周界综合的适用范围和领域内灵活运用,具有抗电磁干扰、不受恶劣环境影响、监测距离长、定位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
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说明书中所有实施例公开的所有特征,或隐含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和/或扩展、替换。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包括监控主机、中央控制器、服务器、交换机、引导光缆、头端盒、振动光缆和终端盒,在所述监控主机上设置有LAN接口模块,通过所述LAN接口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终端盒与设置在防入侵监控区域的振动光缆连接,通过所述振动光缆与头端盒连接,头端盒和通过引导光缆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与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连接。。
[002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监控主机设置有模式识别模块,用于智能分析引起扰动的事件源。
[0022]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是,监控主机设置有定位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振动光缆中脉冲的背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各个位置的振动感知,脉冲射入光纤与散射信号传回光纤端口存在时间差,且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为已知,由此计算出沿光纤各个位置的信息。
[002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监控主机设置有网络接口、光纤接口、短信发送模块、数据串口、工业电视接口。
[0024]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联动输出器,联动输出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25]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振动光缆包括单模光纤。
[0026]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模式识别数据库,在模式识别数据库存储有事件模式特征和环境噪声特征。
[0027]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机器学习模块,机器学习模块通过机器学习机制,基于模式识别数据库培育AI系统,用于提升对重点场景的探测率,降低误报率,从而在入侵事件发生时,准确判定事件类型和决策告警。
[0028]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声光报警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器器连接。
[0029]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003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监控主机优先使用防入侵场所现有的单模光纤(即振动光缆)作为振动光缆,具有光源、探测、采集和控制等功能,定位模块通过监测振动光缆中脉冲的背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各个位置的振动感知,脉冲射入光纤与散射信号传回光纤端口存在时间差,且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为已知,由此计算出沿光纤各个位置的信息。模式识别
模块、模式识别数据库和机器学习模块,实现智能分析引起扰动的事件源,通过机器学习机制培育AI系统,用于提升对重点场景的探测率,降低误报率,从而在入侵事件发生时,准确判定事件类型和决策告警。
[0031]本专利技术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在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以及相应的软件中执行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进行测试或者实际的数据在程序实现中存在于只读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主机、中央控制器、服务器、交换机、引导光缆、头端盒、振动光缆和终端盒,在所述监控主机上设置有LAN接口模块,通过所述LAN接口模块接入电力通信网;终端盒与设置在防入侵监控区域的振动光缆连接,通过所述振动光缆与头端盒连接,头端盒和通过引导光缆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与安装在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模式识别模块,用于智能分析引起扰动的事件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定位模块,用于通过监测振动光缆中脉冲的背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各个位置的振动感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机设置有网络接口、光纤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燕吴康桥王悦张旭泽李然王贯瑶李露盛志强宋雪莹杜启霞杨泽坡高策马平川孟子冰田佩佩张一丹贾云杰宋嘉伟王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