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6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与持续交付平台、微服务平台配合,共同完成大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持续交付,集成了中间件、工具库、云开发环境、数据库、算法模型等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建框架和功能需要,满足与持续交付平台对接项目集、项目、项目人员同步的功能性需求,实现与微服务平台对接微服务框架和组件的安装的目的,也满足了在不同环境运行时集群的管理需要,容器技术可有效的将单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划分到孤立的组中,以便更好的在孤立的组之间平衡有冲突的资源使用需求,构建了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提高了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及其规范程度。规范程度。规范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理系统
,具体为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把建筑用构件和配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0003]在大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涉及的构件、配件、技术数据和施工信息繁复,因此需要构建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以满足工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与持续交付平台、微服务平台配合,共同完成大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持续交付,集成了中间件、工具库、云开发环境、数据库、算法模型等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建框架和功能需要,构建了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提高了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及其规范程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包括平台功能板块和K8s功能板块,所述平台功能板块包括租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容器管理模块、镜像管理模块、CI/CD模块、日志管理模块与监控报警模块,所述K8s功能板块包括资源管理模块、调度管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负载均衡模块以及弹性伸缩模块。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应用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应用模板、实例创建、应用查询、应用删除、应用回滚、灰度发布。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镜像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存储监控、镜像同步、安全扫描、镜像管理。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监控报警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报警流量监控、基础资源监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日志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操作审计、日志搜索、容器或应用日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角色管理、认证管理、单点登录。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器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容器远程登录、容器文件上传、容器文件下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I/CD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代码管理、代码质量检测、代码编译部署、镜像发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与
持续交付平台、微服务平台配合,共同完成大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和持续交付,集成了中间件、工具库、云开发环境、数据库、算法模型等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建框架和功能需要,满足与持续交付平台对接项目集、项目、项目人员同步的功能性需求,实现与微服务平台对接微服务框架和组件的安装的目的,也满足了在不同环境运行时集群的管理需要,容器技术可有效的将单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划分到孤立的组中,以便更好的在孤立的组之间平衡有冲突的资源使用需求,构建了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提高了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及其规范程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云计算平台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云计算平台与微服务平台、持续交付平台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非生产环境网络方案示意图;
[0017]图4为生产环境网络方案示意图;
[0018]图5为非高可用集群结构图;
[0019]图6为高可用集群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容器云平台使用统一的控制平台管理开发、测试、UAT和生产环境,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0022]1.负责与持续交付平台对接项目集、项目、项目人员同步;
[0023]2.与微服务平台对接微服务框架和组件的安装;
[0024]3.负责不同环境运行时集群的管理。
[0025]如图2所示,考虑到跨数据中心管理,需要将相关平台部分抽离到数据中心上层,方便对多数据中心进行管理。
[0026]根据不同维度,相应的架构流程是不同,根据环境不同生产与非市场的不同,从控制台到下层集群的整体流程不同。
[0027]如图3所示,非生产环境下,calico网络方案使用ip

ip模式;
[0028]如图4所示,生产环境下,calic网络方案使用BGP方式。
[0029]根据集群环境不同,集群本身也会使用高可用结构或非高可用结构,dev、qas环境使用非高可用集群,uat、prd环境使用高可用集群。
[0030]从图5、图6可知,高可用与非高可用的差别在于master是否高可用,高可用集群使用keepalived与haproxy来负载均衡,从而来实现kube

apiserver的高可用。
[0031]图1罗列了平台的功能,共划分为两大板块:平台功能、K8s功能。
[0032]平台功能包括:租户管理,用户管理,应用管理,容器管理,镜像管理,CI/CD,日志管理与监控报警;
[0033]K8s功能包括:资源管理,调度管理,网络管理,负载均衡以及弹性伸缩。
[0034]平台将本身的功能与K8s功能结合,弥补了本身k8s本身的功能缺陷。
[0035]容器技术可有效的将单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划分到孤立的组中,以便更好的在孤立的组之间平衡有冲突的资源使用需求。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功能板块和K8s功能板块;所述平台功能板块包括租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容器管理模块、镜像管理模块、CI/CD模块、日志管理模块与监控报警模块;所述K8s功能板块包括资源管理模块、调度管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负载均衡模块以及弹性伸缩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应用模板、实例创建、应用查询、应用删除、应用回滚、灰度发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云计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像管理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存储监控、镜像同步、安全扫描、镜像管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肖喜生李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