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557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3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裂纹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测试试样的试验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试样的相机组,若干个所述相机组均可绕着试验台移动探测,移动相机组,从而实现对试样进行绕动检测,整个过程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探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检测方便。检测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裂纹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轨道交通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全国轨道车辆保有量不断增长。截止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80万台,电力机车1.38万台。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6万辆,其中,动车组3918标准组、31340辆。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拥有轨道交通配属车辆49424辆,较上年末增长20.6%。
[0003]但由于轨道车辆的工作环境复杂,运行条件恶劣,导致许多车辆关键结构或零部件在服役期间频繁发生破坏事故,其中以结构的疲劳裂纹破坏最为突出。但是随着现代车辆服役条件、线路状况的复杂化使得车辆的运行安全受到挑战,并且由于焊接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带入焊接缺陷,使得焊缝成为裂纹萌生的主要区域。有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裂纹的部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即使载荷低于材料本身的疲劳强度极限,裂纹也会很快扩展而断裂,导致灾难性的破坏。
[0004]因此有必要对轨道车辆结构的抗裂纹能力及抗断裂能力进行测试,但是对于轨道车辆构架这种大型焊接构架,其加工工艺十分复杂,结构局部区域存在多处焊接部位,目前缺少一种可对构架局部多处裂纹区域进行裂纹扩展测试及分析的监测设备,且传统设备受到疲劳试验机传递出的振动能量的影响,无法准确监测构架裂纹区域在外载作用下的疲劳力学行为。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开发出多视角同步监测、测试精度优异的轨道车辆构架裂纹扩展监测装置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准确监测构架裂纹在外载作用下的疲劳力学行为,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测试试样的试验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试样的相机组,若干个所述相机组均可绕着试验台移动探测。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试样的过程中,预先将试样放置在试验台上进行加载,相机组为工业相机,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外界图像处理器相连接,移动相机组,从而实现对试样进行绕动检测,整个过程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探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
[0009]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相机组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座,所述底部支座滑移在环形槽内,所述底部支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相机组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背离底部支座一侧,所述底部支座与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相机组高度
的调节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安装板与底部支座之间的间距,同时相机组与安装板之间也可拆卸连接,提升了相机组安装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环形槽,便于底部支座在环形槽内绕着试验台进行转动。
[0011]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底部支座上的支撑管、滑移在支撑管上的调节杆、螺纹连接在支撑管上端外壁上的调节螺栓、设置在调节杆伸入支撑管内腔一端外壁上的限位凸起,所述支撑管的内壁上沿其自身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滑移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调节杆伸出支撑管外的一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整个相机组的高度时,竖直将调节杆向上拉出,使得限位凸起在限位槽的作用下竖直向上滑移,当支撑杆伸出指定的高度时,转动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的端部抵紧在调节杆的外壁上,从而实现相机组的高度调整。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管转动连接于所述底部支座上,所述底部支座呈中空设置,所述底部支座的下端与外界呈连通设置,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位于底部支座的内腔内,所述底部支座的内腔内设置有在底部支座滑移过程中,驱使支撑管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底部支座的过程中,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支撑管与相机组同时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相机组随底部支座移动而转动,保障相机的摄像头总是朝着试件检测的位置,移动底部支座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人为后期调节相机组摄像头的朝向。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在支撑管下端外壁上的从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底部支座内腔侧壁上的换向齿轮、同轴固定在换向齿轮转轴上的主动齿轮、设置在底座上的齿圈,所述换向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嵌槽,所述齿圈固定在环形嵌槽内,所述主动齿轮与齿圈啮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为移动整个底部支座的过程中,使得主动齿轮在齿圈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主动齿轮与换向齿轮同步且同轴转动,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换向齿轮的直径,换向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换向齿轮的直径,通过上述的设置,从而使得支撑管随着整个底部支座的移动而缓慢转动。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背离相机组一侧的连接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上的锁紧螺栓,所述调节杆伸出支撑管外的一端插设在连接管的内腔内,所述锁紧螺栓伸入连接管内腔内的一端抵接在调节杆的外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安装板与调节杆的过程中,将调节杆伸出支撑管外的一端插设在连接管的内腔内,转动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抵紧在调节杆的外壁上,从而使得调节杆与支撑管难以分离。
[001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远离底部支座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朝向相机组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滑移在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槽内腔连通的腰形孔,所述限位螺栓滑移在腰形孔内,所述相机组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调节相机组与试件之间的间距,从而更加清晰的探测试件的缺陷,调节过程中,预先转动限位螺栓,使得限位螺栓沿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滑移,将相机组滑移至指定位置时,反向转动限位螺栓,从而使得连接板难以在安装板上滑
移。
[0021]可选的,所述底座为呈圆台形的隔振地基,所述试验台为疲劳试验机,所述试验台位于底座的中心位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底座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提升了试验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对试样进行绕动检测,整个过程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探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2.相机组随着底部支座的移动而转动,测试调节过程中,无须单独调节相机组的镜头方向,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板部位处结构爆炸图。
[0026]图3是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整体结构爆炸图,主要用于展示支撑管的内腔结构。
[0027]图4是本实施例中底部支座的内腔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底座;2、试验台;3、相机组;11、环形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用于测试试样的试验台(2),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探测试样的相机组(3),若干个所述相机组(3)均可绕着试验台(2)移动探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相机组(3)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座(5),所述底部支座(5)滑移在环形槽(11)内,所述底部支座(5)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相机组(3)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6)背离底部支座(5)一侧,所述底部支座(5)与安装板(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相机组(3)高度的调节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底部支座(5)上的支撑管(71)、滑移在支撑管(71)上的调节杆(72)、螺纹连接在支撑管(71)上端外壁上的调节螺栓(73)、设置在调节杆(72)伸入支撑管(71)内腔一端外壁上的限位凸起(721),所述支撑管(71)的内壁上沿其自身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槽(711),所述限位凸起(721)滑移在所述限位槽(711)内,所述调节杆(72)伸出支撑管(71)外的一端与安装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件(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71)转动连接于所述底部支座(5)上,所述底部支座(5)呈中空设置,所述底部支座(5)的下端与外界呈连通设置,所述支撑管(71)的下端位于底部支座(5)的内腔内,所述底部支座(5)的内腔内设置有在底部支座(5)滑移过程中,驱使支撑管(71)同步转动的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斌赵威黄珊宋坤林徐博王嘉宁张涛牛得田施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