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领域中,由于设计和受力需要,施工人员需要将两个混凝土部位分开浇筑,此时两个混凝土部位是隔开的,最后施工人员会在隔开的部位再次浇筑混凝土,该隔开的部位被称为后浇带部位。
[0003]后浇带部位一般浇筑的混凝土量不多,施工人员一般会采用料筒或者料斗进行浇筑,一般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料筒或者料斗的内壁进行清洗,施工人员一般采用冲水的方式对料筒内壁进行清洗,由于用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标号一般较高,其粘结性更强,这些混凝土会相对一般标号的混凝土更难易从料筒内壁上清除,因此单纯地采用冲水方式对料筒内壁清洗难易将料筒内壁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采用冲水方式难易将料筒内壁上粘结的高标号混凝土清洗干净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该料筒(1)为竖向的圆柱形,其顶部开口,且其底部设有过料孔(2);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通过安装板(3)可拆卸地固定在料筒(1)上,且其从料筒(1)顶部伸入料筒(1)内,该驱动组件伸入料筒(1)的端部固定有水平的圆盘(4),该圆盘(4)与料筒(1)同轴,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圆盘(4)以圆盘(4)轴线为中心转动;竖杆(5),竖杆(5)为多根,多根该竖杆(5)均穿设在圆盘(4)上且竖杆(5)可竖向滑动,多根竖杆(5)在圆盘(4)上以圆盘(4)轴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每根竖杆(5)上均沿竖向固定有与料筒(1)内壁抵靠的刷毛(6),每根竖杆(5)上均连接有位于圆盘(4)下方的弹性件(7),该弹性件(7)另一端与圆盘(4)的底部连接;环形板(8),该环形板(8)与安装板(3)连接,其位于圆盘(4)上方且其与圆盘(4)同轴,多根竖杆(5)顶部均与环形板(8)底部滑动连接,该环形板(8)用于驱动竖杆(5)在随圆盘(4)转动过程中竖向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3)上的电机(9)和设于电机(9)输出端且竖直向下的转轴(10),该转轴(10)从料筒(1)顶部穿设在料筒(1)内,该转轴(10)底端与所述圆盘(4)固定连接且两者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浇筑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8)底部开有与环形板(8)同轴的第一环槽(11),该第一环槽(11)环形的底部为不平整的曲面结构,多根所述竖杆(5)顶部均穿设在第一环槽(11)内且竖杆(5)顶部与第一环槽(1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占科,杭宏飞,张友龙,程方方,王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