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隔离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能应用到数码产品、电动车和储能装置中。二次电池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正极、电解液、隔离膜、负极。其中,隔离膜的主要作用是将正负极隔开,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引发短路,此外隔离膜中的通孔结构能够起到使正负极离子通过的作用,隔离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锂电池容量、内阻及循环等重要性能。
[0003]目前商用电池隔离膜的基底大多为聚烯烃材质,因聚烯烃本身熔点较低,隔离膜在100℃以上时会发生严重收缩,引发正负极接触,从而易导致电池起火爆炸。为改善上述问题,通常会在聚烯烃基材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功能性涂层。但由于聚烯烃材料多为非极性,故基材与涂层间的粘结强度较小,在电池制作卷绕过程中的应力较大,容易引发涂层剥落,当剥落的涂层颗粒被卷入电芯中时会导致隔离膜被刺穿,从而对电池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基材和涂布于所述多孔基材至少一侧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包含粘结剂聚合物和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所述粘结剂聚合物的非导电粒子,所述粘结剂聚合物由第一聚合物与第二聚合物通过共混反应形成,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含有羧基官能团,所述第二聚合物含有交联型功能性基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中聚合形成所述羧基官能团的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中含有的所述交联型功能性基团包括:环氧基、乙烯基、酰胺基、酮羰基、胺基、羟基、羧基及卤素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双丙酮丙烯酰胺、羟甲基双丙酮酰胺、己二酰肼、碳酸二酰肼、草酸二酰肼、丁二酸二酰肼、N
‑
氨基丙烯酰胺、N
‑
羟甲基丙烯酰胺、N
‑
异丙氧甲基丙烯酰胺、N
‑
羧甲氧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
‑
β
‑
羟乙酯、丙烯酸
‑
β
‑
羟丙酯、甲基丙烯酸
‑
β
‑
乙酯、甲基丙烯酸
‑
β
‑
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腈、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及偏二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及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第二聚合物反应形成所述粘结剂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6.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与所述电池隔离膜的润湿接触角为θ1≤115
°
,所述第二聚合物与所述电池隔离膜的润湿接触角为θ2≤115
°
;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为F1≤100mN/m,所述第二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为F2≤100mN/m;和/或所述第一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250℃,所述第二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25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麟,刘淑真,高飞飞,王连广,孙婧,汤晓,秦文娟,刘杲珺,甘珊珊,白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锂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