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其包括构建监控识别追踪单元,以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构建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输送的影像并匹配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构建显示单元,以显示所述服务器输送的影像;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包括若干个监控识别装置,各所述监控识别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然而,通过设置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能够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而且将监控的影像输送至服务器,利用服务器匹配并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然后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出监控的画面、动物的所分布区域画面。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0003]与此同时,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也迈向“智慧林业”发展时代,市场调研表明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旅游风景区、国有林场等对生态动物保护方面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需求十分迫切,可见,动物的鉴别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缺少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导致需要人工识别统计自然保护区动物的种类以及各种动物的所分布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种。
[0005]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所述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包括:
[0006]构建监控识别追踪单元,以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
[0007]构建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输送的影像并匹配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
[0008]构建显示单元,以显示所述服务器输送的影像;
[0009]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包括若干个监控识别装置,各所述监控识别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控识别装置包括单片机、摄像机、红外线探测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智能云台、图像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0011]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智能云台的驱动端,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安装在所述摄像机的监控端;
[0012]所述单片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摄像机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线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云台的输入端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机配置在被测区域并用于捕捉被测区域内动物的图像。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摄像机连接并用于获取动物定位信息的GPS定位模块。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机与单片机连接以接收由摄像机捕获的图像。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存储模块连接与单片机连接,以向单片机提供指令,其中指令使单片机从摄像机接收图像;
[0020]基于接收到的图像与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预定义背景图像作比较,确定接收到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动物;
[0021]响应于确定接收的图像中存在动物,识别接收的图像中包含第一组像素和第二组像素,其中第一组像素对应于与动物相关联的像素,第二组像素对应于与成员相关联的像素;
[0022]通过从接收到的图像中去除第二组像素来生成评估图像;
[0023]将评价图像提供给动物识别软件,动物识别软件用于根据评价图像对动物进行识别。
[002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片机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和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该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包括构建监控识别追踪单元,以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构建服务器,以接收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输送的影像并匹配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构建显示单元,以显示服务器输送的影像;监控识别追踪单元包括若干个监控识别装置,各监控识别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然而,通过设置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能够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而且将监控的影像输送至服务器,利用服务器匹配并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然后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出监控的画面、动物的所分布区域画面。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的框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监控识别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
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0031]请参阅图1
‑
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包括:构建监控识别追踪单元1,以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构建服务器2,服务器2的输入端与监控识别追踪单元1的输出端连接,服务器2用于接收监控识别追踪单元1输送的影像并匹配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显示单元3,显示单元3的输入端与服务器2的输出端连接,构建显示单元3用于显示服务器2输送的影像。
[0032]监控识别追踪单元1包括若干个监控识别装置11,各监控识别装置11的输出端均与服务器2的输入端连接,监控识别装置11包括单片机111、摄像机112、红外线探测器113、无线传输模块114、无线收发模块115、智能云台116、图像采集模块117、GPS定位模块118以及存储模块119,摄像机112安装在智能云台116的驱动端,红外线探测器113安装在摄像机112的监控端,单片机111、无线传输模块114、无线收发模块115、图像采集模块117、GPS定位模块118以及存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包括:构建监控识别追踪单元,以监控动物的状态、识别动物的种类以及追踪动物的走向;构建服务器,以接收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输送的影像并匹配统计动物的种类以及动物的所分布区域;构建显示单元,以显示所述服务器输送的影像;所述监控识别追踪单元包括若干个监控识别装置,各所述监控识别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识别装置包括单片机、摄像机、红外线探测器、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智能云台、图像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摄像机安装在所述智能云台的驱动端,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安装在所述摄像机的监控端;所述单片机、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以及所述存储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摄像机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云台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动物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宸,陈健,黄涛,何康茂,汪涛,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自由度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