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70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水调蓄池、一级膜过滤单元、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二级膜过滤单元及清水池;其中一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一级膜过滤罐、由原水调蓄池连通至一级膜过滤罐的第一管路、由一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氧化工艺单元的第二管路;二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二级膜过滤罐、由活性炭过滤单元连通至二级膜过滤罐的第三管路、由二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清水池的第四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氧化工艺单元之前及活性炭过滤单元之后,分别设置两级膜过滤单元。一级膜过滤单元能够为后续的处理单元打好基础,以减轻处理负担。二级膜过滤单元对已经经过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处理的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清洁。深度清洁。深度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活性炭处理工艺、氧化处理工艺、膜处理工艺等水处理工艺。其中,活性炭处理工艺对于天然有机物和氨氮有较理想的去除效果,但无法去除“两虫”、水蚤、细菌、藻类。氧化处理工艺特别是光催化氧化工艺,如UV/H2O2工艺,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过氧化氢分子在紫外线光源辐射下,吸收光能发生能级跃迁,生成羟基自由基分子与有机物相互作用,致使有机物分解,但氧化处理工艺存在降解有机物不够充分,反应速率低等问题。膜处理工艺在水处理技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体中0.1NTU以上的颗粒物及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对于水体中的“两虫”、水蚤、细菌、藻类能有效截留。但对于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物,小分子量,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无法有效截留。
[0003]目前以上的三种水处理工艺都只能各自解决水体中部分污染源,并不能有效地对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得到饮用水水源。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将上述的水处理工艺结合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水处理系统,但其各种工艺的先后顺序及处理设备的排布方式较为随意,未考虑到相邻的处理工艺之间的联系,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水处理系统中各种工艺的先后顺序及处理设备的排布方式较为随意,未考虑到相邻的处理工艺之间的联系,导致的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
[0005]一种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水调蓄池、一级膜过滤单元、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二级膜过滤单元及清水池;其中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一级膜过滤罐、将所述原水调蓄池连通至所述一级膜过滤罐的第一管路、及将所述一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所述氧化工艺单元的第二管路;所述二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二级膜过滤罐、将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连通至所述二级膜过滤罐的第三管路、将所述二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所述清水池的第四管路。
[0006]上述水处理系统,一方面对上述工艺进行了合理地排序,即依次设置原水调蓄池、一级膜过滤单元、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及二级膜过滤单元,另一方面在氧化工艺单元之前以及活性炭过滤单元之后,分别设置两级膜过滤单元。一级膜过滤单元能够为后续的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打好基础,以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担。二级膜过滤单元对已经经过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处理的原水进行进一步深度清洁。
[0007]处理过程中待处理原水进入原水调蓄池,再通过第一管路输送至一级过滤膜单元,经过一级膜过滤罐进行过滤。一级膜过滤罐过滤后的水经第二管路输送进入氧化工艺单元进行深度氧化处理;深度氧化处理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单元。经过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炭滤后的水经第三管路输送进入二级过滤膜单元,经过二级膜过滤罐进行过滤,由二级膜
过滤罐通过第四管路进入清水池,以蓄存净化水。上述水处理系统经由一级过滤膜单元对原水一定程度地降低其浊度,同时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以减轻之后的氧化工艺单元以及活性炭过滤单元的处理负荷,为后续处理的高效运行打好基础。另外,氧化工艺单元的深度氧化处理可将亲水性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有利于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生化处理与吸附降解。之后的活性炭过滤单元可将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吸附降解,同时生物作用去除氨氮,进一步二级膜过滤单元去除水体中的胶体,细菌,病毒,微生物和藻类等,以获得深度处理后的净化水。
[0008]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第一反冲模块,所述第一反冲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箱进水管路、第一水箱及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水箱进水管路及所述第一反洗管路均连通至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连接有第一反冲洗加药模块。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一级曝气模块,所述一级曝气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膜过滤罐内的第一曝气元件及与所述第一曝气元件连通的第一膜曝气系统。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连通至所述第一管路的前加药模块。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反洗管路连通至所述二级膜过滤罐的二级膜过滤罐产水口,所述第二反洗管路连通有第二反冲洗加药模块。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二级曝气模块,所述二级曝气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二级膜过滤罐内的第二曝气元件、及与所述第二曝气元件连通的第二膜曝气系统。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调蓄池设有调蓄池内腔,所述调蓄池内腔设有过滤格网,所述过滤格网将所述调蓄池内腔分隔为位于所述过滤格网下方的第一腔及位于所述过滤格网上方的第二腔,所述原水调蓄池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第一腔的原水进水口及连通至所述第二腔的原水出水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格网倾斜或平行于所述原水调蓄池的横断面设置,所述横断面垂直于所述原水调蓄池的高度方向。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工艺单元包括高级氧化工艺单元,所述高级氧化工艺单元包括光化学氧化单元、催化湿式氧化单元、声化学氧化单元、臭氧氧化单元、电化学氧化单元、Fenton氧化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包括活性炭过滤罐,所述活性炭过滤罐内部装有活性炭,沿所述活性炭过滤罐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别开设活性炭过滤罐入水口及活性炭过滤罐出水口。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系统(多个过滤罐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水处理系统;100、原水调蓄池;110、调蓄池内腔;111、过滤格网;120、原水进水口;130、原水出水口;200、一级膜过滤单元;210、一级膜过滤罐;211、一级膜过滤罐过滤腔;2111、一级膜元件;212、一级膜过滤罐进水口;213、一级膜过滤罐产水口;214、一级膜过滤罐曝气口;220、第一管路;230、第二管路;240、第一反冲模块;241、第一水箱进水管路;242、第一水箱;243、第一反洗管路;2431、第一反冲洗加药模块;2432、一级膜反洗泵;250、原水泵增压系统;260、第一曝气元件;270、第一膜曝气系统;280、前加药模块;300、氧化工艺单元;310、管道式紫外光发器;311、氧化入水口;312、氧化出水口;320、双氧水投加模块;400、活性炭过滤单元;410、活性炭过滤罐;411、活性炭;412、活性炭过滤罐入水口;413、活性炭过滤罐出水口;500、二级膜过滤单元;510、二级膜过滤罐;511、二级膜过滤罐过滤腔;5111、二级膜元件;512、二级膜过滤罐进水口;513、二级膜过滤罐产水口;514、二级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原水调蓄池、一级膜过滤单元、氧化工艺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二级膜过滤单元及清水池;其中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一级膜过滤罐、将所述原水调蓄池连通至所述一级膜过滤罐的第一管路、及将所述一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所述氧化工艺单元的第二管路;所述二级膜过滤单元包括二级膜过滤罐、将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连通至所述二级膜过滤罐的第三管路、将所述二级膜过滤罐连通至所述清水池的第四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的第一反冲模块,所述第一反冲模块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箱进水管路、第一水箱及第一反洗管路,所述第一水箱进水管路及所述第一反洗管路均连通至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反洗管路连接有第一反冲洗加药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一级曝气模块,所述一级曝气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膜过滤罐内的第一曝气元件及与所述第一曝气元件连通的第一膜曝气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膜过滤单元还包括连通至所述第一管路的前加药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通过第二反洗管路连通至所述二级膜过滤罐的二级膜过滤罐产水口,所述第二反洗管路连通有第二反冲洗加药模块。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忱陈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