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智能机器人普遍通过4G网络接收控制指令,随着5G网络的普及,急需一种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通过5G网络接收控制指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通过5G网络接收控制指令。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
[0005]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单元用于接收通过5G网络发送的控制指令;
[0006]机器人控制器,所述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传送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分析后传送至执行机构;
[0007]信号输入单元,所述信号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传送的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至所述机器人控制器;
[0008]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障碍物并将障碍物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控制器单元,所述机器人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通讯单元,所述无线通讯单元用于接收通过5G网络发送的控制指令;机器人控制器,所述机器人控制器用于对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传送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分析后传送至执行机构;信号输入单元,所述信号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传送的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至所述机器人控制器;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障碍物并将障碍物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机器人控制器单元,所述机器人控制器单元对障碍物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后将相应执行指令传送至执行机构;信号输出单元,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机器人控制器传送的控制指令转换为模拟信号后传送至执行机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机器人控制器处理的数据;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将供电电源电压调整为所述机器人控制器的工作电压,为所述机器人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单元电性相连,所述信号输入单元还与所述机器人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机器人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所述信号输出单元电性相连;所述机器人控制器为ATmega1280单片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SIM卡插槽F10,电容C10、C11、C12、C13以及C14,所述SIM卡插槽F10用于插入5G通信模块以接收5G信号,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1为电源功能脚VCC,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2为复位功能脚RST,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3为振荡功能脚CLK,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5为接地功能脚GND,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7为数据功能脚I/O;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1依次连接所述电容C1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1的一端后连接电源端,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2分别连接电阻R16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接口端,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3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振荡时钟接口端,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5接地,所述SIM卡插槽F10的引脚7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数据接口端以通过所述数据接口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单元包括切换开关U12,运算放大器U2A、U2B以及U2C,三极管Q222,电容C9、C333以及C1,电阻R17、R18、R131、R16、R48、R151、R7、R8、R2、R5、R6、R333、R12、R14、R1、R3、R9、R10以及R11;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正电源分别连接电源3.3V和所述电容C9的一端,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负电源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8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7的一端,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8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还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31的一端和所述切换开关U12的引
脚2,所述电阻R1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容C333并联后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51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容C333并联后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和所述切换开关U12的引脚1,所述切换开关U12的引脚4接检测信号正极,所述切换开关U12的引脚3接检测信号负极;所述电阻R15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三极管Q222的发射极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MCU接收检测信号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22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33,所述电阻R333的另一端接电源3.3V,所述三极管Q222的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CU接收检测信号的负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2C的反相输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入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睿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