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翼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37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翼板,包括内板、外板及固定件;所述内板包括内底板及自所述内底板外侧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板包括包括外底板及凸设于所述外底板内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底板位于所述内底板的外侧,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固定,其中,固定板收容于凹陷部内并通过固定件实现两者的固定,一方面,相较于粘贴或者焊接的方式,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可以实现反复拆装;另一方面,易于保证产品的精度,装配后牢固且容易进行质量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尾翼板的车辆。种安装有所述尾翼板的车辆。种安装有所述尾翼板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翼板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尾翼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多汽车在尾部增加了可升降尾翼。尾翼板是尾翼的重要零部件,不仅影响了汽车的外观,同时也是可升降尾翼的执行件,所以既要保证尾翼板与周边零件的间隙,也要保证尾翼自身的强度。
[0003]为了保证尾翼板的美观性及强度可靠性,通常尾翼板由两层塑料板构成,外板负责保证美观性,内板用来加强尾翼板的强度,而外板或内板则通过使用震动摩擦焊或超声波焊接进行固定。
[0004]而通过焊接进行固定的方式容易带来一系列问题,第一,焊接过程不可控,容易造成虚焊,且在质量检测时难以发现;第二,焊接精度不可控,容错率低,当有焊接失误时此尾翼板无法重新焊接,只能报废处理;第三,当焊接时使用的力气过大或时间过长时,容易损伤面板外观;第四,焊接过程中人工耗时长,导致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稳固且易于拆装的尾翼板及车辆。
[0006]一种尾翼板,包括内板、外板及固定件;所述内板包括内底板及自所述内底板外侧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板包括包括外底板及凸设于所述外底板内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外底板位于所述内底板的外侧,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内底板上的台阶,所述台阶远离所述凹陷部;所述外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底板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槽,所述台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内底板的边缘。
[000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顶板及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底板的侧板,所述限位槽由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及所述外底板合围而成,所述台阶抵靠所述顶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翼板还包括簧片螺母,所述簧片螺母上开设有通孔及锁固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簧片螺母通过所述固定槽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通孔及所述锁固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相对侧并正对所述固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槽内的固定片,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片上,所述簧片螺母安装于所述固定片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至少连接所述固定槽的两个内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包括安装壁,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安装壁上,所述安装壁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尾翼板100,所述尾翼板100可安装于汽车的尾部。所述尾翼板100包括内板20、外板30及固定件40,所述固定件40用以将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30固定。
[0034]所述内板20包括内底板21、贯穿所述内底板21的定位槽22、及自所述内底板23的外侧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23。所述凹陷部23相较于单个固定片或固定板而言,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部23凸出所述内底板21的内侧,并沿着所述内板2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槽22可以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内板20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凹陷部23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定位槽22的位置不做限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置。
[0036]请同时参考图2,所述凹陷部23包括位于所述内底板21上的开口231、及自所述开口231向所述内底板21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壁232,所述安装壁232上开设有安装孔2321,所述安装孔2321用以供所述固定件40穿过从而将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30进行固定。
[0037]所述凹陷部2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壁232,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壁232用以供所述固定件40安装,另一个所述安装壁231用以增加所述凹陷部23的结构强度。所述凹陷部23还包括连接壁233、底壁234及容腔235,所述连接壁233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壁232,所述底壁234连接所述安装壁232及所述连接壁233,所述容腔235由所述安装壁232、所述连接壁233及所述底壁234合围而成,所述容腔235与所述开口231连通。所述凹陷部23由所述安装壁232、所述连接壁233及所述底壁234相互连接而成,一方面便于制造,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结构强度,用以安装所述外板30的安装壁232变形量小,降低长期使用后因所述安装壁232变形而导致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30之间出现松动的可能性。
[003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壁232与所述连接壁233向所述容腔235倾斜,一方面更利于冲压或者注塑成型;另一方面,从力学角度而言,可以增加所述凹陷部23的强度,减小变形量。
[0039]为了提高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30装配的紧凑型,所述内板20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内底板21上的台阶24,所述台阶24位于所述内底板21的边缘并远离所述凹陷部23。所述台阶24还包括用以引导所述台阶24安装的斜面。
[0040]所述外板30包括外底板31、限位片32及固定板33,所述限位片32与所述定位槽22相匹配,所述固定板33可与所述安装壁232相固定,所述限位片32与所述固定板33位于所述外底板31的内侧。
[0041]所述限位片32包括挡片321及连接所述挡片321与所述外底板31的卡片322,所述挡片321与所述外底板31间隔设置,所述卡片322大致垂直于所述外底板32。所述挡片321与
所述卡片322共同形成“L”或“T”型结构。
[0042]所述固定板33包括基板331、贯穿所述基板331的固定槽332及位于所述固定槽332内的固定片333,所述固定片333至少连接所述固定槽332的两个内壁以此保证所述固定片333的强度,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的情况。所述固定片333上开设有固定孔3331以供所述固定件40安装。所述固定片333的厚度小于所述基板331的厚度,并与所述基板331形成台阶结构。
[0043]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固定孔3331直接开设于所述固定板33上,而不需要设置所述固定槽232;或者将所述固定孔3331开设于所述固定板33上,在邻近所述固定孔3331处开设所述固定槽232。
[0044]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安装壁232之间形成有夹角,以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包括内底板及自所述内底板外侧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开设有安装孔;外板,包括外底板及凸设于所述外底板内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件;其中,所述外底板位于所述内底板的外侧,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内底板上的台阶,所述台阶远离所述凹陷部;所述外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底板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槽,所述台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内底板的边缘。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顶板及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外底板的侧板,所述限位槽由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及所述外底板合围而成,所述台阶抵靠所述顶板。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尾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簧片螺母,所述簧片螺母上开设有通孔及锁固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簧片螺母通过所述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